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本报记者李杰
编者按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 《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则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
  《纲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了战略性、系统性、指导性、操作性,那么 《纲要》里有哪些跟物流相关的信息?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通过梳理总结出 《纲要》中四大方面的物流内容,供读者参考。
一、《纲要》指出长三角地区贸易要更加“自由、便捷、开放、高效”,未来物流领域的“朋友圈”将不断扩大
  长三角地区拥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口岸资源优良,国际联系紧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其中开放口岸46个,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和29%。另外,长三角地区统一市场体系联建共享,“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成为全国品牌,营商环境位居前列。
  以上为发展契机,《纲要》重点指出,加强国际对接合作,在对外投资相对密集国家和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集物流集散、加工制造、展示展销、信息资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境外系列服务站。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携手打造面向全球的综合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联合走出去。要加强综合服务、专业贸易等线下展示交易平台建设,联合打造海外投资和专业服务平台。加强进口商品通关便利化协同,强化安保、环境、交通等各项保障。
  同时,《纲要》中指出,要加快大通关一体化。深化口岸合作,加强协调对接,提升通关一体化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港航物流信息接入,实现物流和监管等信息的全流程采集。建立进出口商品全流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开发信息化电子标签,整合生产、监测、航运、通关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全链条监管。统筹区域内中欧班列资源,提高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行质量效益。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此外,《纲要》中在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时提出,要实施特殊开放政策,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现区内与境外之间的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解读: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业近30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国际市场是一个获得直接财富的 “聚宝盆”,《纲要》中提出一系列长三角区域国际贸易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如“加强进口商品通关便利化协同,强化安保、环境、交通等各项保障;深化口岸合作,加强协调对接,提升通关一体化水平等以及要支持加强综合服务、专业贸易等线下展示交易平台建设,联合打造海外投资和专业服务平台等”,都体现出长三角区域未来物流运输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物流企业往来交互的“朋友”更多,可以走得更远。相反,物流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最大限度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可大幅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长三角地区物流运输的高效也将成为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可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催化力量。
二、《纲要》引导“公铁航”要充分“合作与联动”,未来物流领域运输效率提升,成本或大幅降低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在梳理后发现,《纲要》在“公铁航”三大领域都有指导性政策,如《纲要》中指出,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当前交通干线密度较高,省际高速公路基本贯通,主要城市间高速铁路有效连接,沿海、沿江联动协作的航运体系初步形成,区域机场群体系基本建立。其目标为: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深化长三角与长江中上游区域的合作交流,加强沿江港口、高铁和高速公路联动建设,推动长江上下游区域一体化发展。
  公路方面,要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对高峰时段拥堵严重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实施改扩建,形成便捷通达的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提升主要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滚动实施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提升省际公路通达水平。
  铁路方面,《纲要》指出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市域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支持高铁快递、电商快递班列发展。
  航空方面,要在长三角地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统筹空域资源利用,促进民航、通用航空融合发展。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全面提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完善联通浦东机场和苏浙皖的轨道交通体系,优化拓展虹桥机场国际航运服务功能。推动浦东机场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吸引相关国家(地区)航空公司开辟经停航线。
  解读:多式联运一般要求几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我国在公路铁路、航空包括港口规划方面相对落后。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由于长江沿岸南京、上海等港口离铁路站台较远,不少物流企业在进行多式联运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中转的成本,因此实现铁水、空桥、空铁等联运的难度较大。其实和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拥有更广阔的公路、铁路布局,轨道交通建设遥遥领先,港口、机场吞吐总量是京津冀地区的1.8倍、珠三角地区的1.5倍;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此次《纲要》中指出,要深化长三角与长江中上游区域的合作交流,加强沿江港口、高铁和高速公路联动建设,推动长江上下游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在“先天”条件非常不错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地区的物流运输方式,促进长三角地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的优化与发展,优化后长三角地区的物流领域运输效率将不断提升,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三、《纲要》指出要提高长三角地区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未来长三角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派送难度或有所降低
《纲要》指出要深化跨区域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引导长三角市场联动发展,推动跨地域跨行业商品市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内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市域和城际铁路、道路交通、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对接,构建快速便捷都市通勤圈。《纲要》重点指出,要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加快覆盖城乡的公路、电力、天然气、供水、信息、物流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联通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中心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便捷高效水平。加大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提高区域交通通达能力和其他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平。
  解读:据相关市场调研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最后一公里”送货服务年营业额将达到6万亿美元,“最后一公里”显然已成为目前物流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环,但目前来看,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开发上则仍处于初级阶段,其网络覆盖面基本上只能到达县级城镇,从县级到村级物流的覆盖及建站,仍是空白市场。中国“最后一公里”派送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乡、镇、农村等地基础建设的完善则是“最后一公里”派送的最重要前提。另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有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人,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农村地区网购用户占比达到22.4%。和城市相比,农村有着居住人口分散、道路崎岖、业务分布零散、派件成本高等特征,快递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在农村网点的推进上仍比较保守。《纲要》重点指出,要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积极措施,为以后长三角地区的城乡配送、农村物流等方面提供了更有利的发展保障,未来可解决部分区域派送难度大等问题。(下转A5版)
(上接A3版)
  四、《纲要》指出要优化港口布局,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未来长三角物流领域港口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逐渐提高
  由于长三角区域的地理因素,此次发布的《纲要》在港口优化布局上提出了诸多指导性意见。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推动港航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布局,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围绕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沪浙杭州湾港口分工合作,以资本为纽带深化沪浙洋山开发合作,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
  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苏州(太仓)港建设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发展近洋航线集装箱运输。
  《纲要》指出要加强沿海沿江港口江海联运合作与联动发展,鼓励各港口集团采用交叉持股等方式强化合作,推动长三角港口协同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连云港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淮河出海通道,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小洋山北侧集装箱支线码头。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重点港区进港铁路规划和建设。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动长江淮河干流、京杭大运河和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提高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
  《纲要》提出,要在长三角实行国际运输自由。提升拓展全球枢纽港功能,在沿海捎带、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权开放等方面加强探索,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优化监管流程,扩大中资方便旗船沿海捎带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在对等原则下外籍国际航行船舶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解读:长三角港口群,承载了长三角区域乃至其辐射的我国内陆腹地区域对外物流门户枢纽作用,也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据“港口圈”数据,2018年长三角港口群中亿吨港口包括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泰州港、连云港港等16个,这16个港口2018年货物吞吐量共完成43.63亿吨,占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32.69%。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港口在合作不断加强的同时,竞争也愈加激烈,港口集群大而不强、竞争力和资源优势综合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长三角港口群的优化布局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纲要》的发布把优化港口布局,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成为港口及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纲要》的发布有利于打破区域协调体制机制不健全、行政区域分割等制约瓶颈;推动港口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协同化,尤其是在打通物流节点通道,增强物流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本文所版面
【第 A5 版:物流枢纽】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