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文学刘文博
薛修新自2019年5月入职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邯郸新铁公司生产部以来,作为一名“啄木鸟维修队”的“医生”成员,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设备维修改造、技术革新、作业工具制作、修旧利废、带徒学艺等等方面都为企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说:“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和勤俭持家一个道理,无论何时‘传家宝’都不能丢。”
薛修新17岁参加工作并先后从事过建筑工,钳工,电焊工,开平工,维修工,丰富的工作阅历和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从构思、设计、制作、安装都样样在行,成为全园区首位“一专多能”的工匠人物。
采访中,记者看到他的工具包里一本《焊匠技术指导手册》,巴掌大的书页脚翻卷,里边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笔记,听说他还是一名优秀的焊工,平、立、横、仰和管子等各种焊接形状和位置全部拿手。炫酷迸发的一道道强烈电焊弧光,优美飘扬的一缕缕蓝紫色轻烟,电焊作业时发出的晶蓝色弧光在他看来都是那样的美,也享受着焊接给他带来的乐趣,因此,他还有个绰号叫“弧光把式”。在设备配件的修旧利废方面,他更是新时代过紧日子的典范,从减速机的外壳、齿轮、轮轴到劳动工具,只要还有一点利用价值他就焊补一下再通过加工后再利用,一年来修旧利废节约资金10万余元。
薛师傅不但自身技术过硬,还毫无保留的带徒授业,《焊工工艺》 《机械制图》等专业书籍他不厌其烦地讲解,在众多实践中带出的两个徒弟张辉和史琛博现在也都能独当一面了。
如今,薛师傅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遇到危难险重的工作他总是应勇无畏,以身作则。不管是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浸出汗渍的三伏天,还是冰冷刺骨、寒风凛冽、呵气成冰的三九天,从高高的令人眩晕的龙门吊架上,到深深的狭小阴暗的开平地沟下,依然能看到薛师傅以蜡像的姿势保持2小时不动、全神贯注焊接的身影,均匀整齐的铁“鳞片”发出耀眼的金属光泽时,映照出他从容坚毅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