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3+1”北京物流新格局催生冷链等巨大机遇
稿件来源:曹朝霞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曹朝霞
  “到2035年,(北京)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要小于10%,冷链流通率争取超过80%”“全市布局6个大型物流基地,新增西北(昌平南口)和西南(房山窦店)两个物流基地”“加快物流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基本建成功能匹配、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格局”……日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在其官网公示了《北京物流专项规划》。在这份长达30页的规划中,“北京城市物流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北京物流节点网络体系”“物流节点的数量、规模和建设要求”“物流节点分区引导要求和规划实施路径”五部分跃然纸上,北京物流新格局呼之欲出。冷链、绿色物流,以及周边津冀相关地区的物流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冷链、绿色物流机会多
  根据北京物流总体发展目标——形成服务完善优质、技术创新和管理先进、信息汇集共享和金融交汇融通的安全、高效、绿色、共享、智慧的现代物流组织体系,到2035年将构建起安全、高效、绿色、共享、智慧的物流体系,支撑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到2050年,打造引领全球物流智慧化发展和科技研发的物流创新领先城市。
  在这份蓝图中,详细列出了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城市流通领域标准化托盘普及率、规模以上连锁超市主要商品统一配送率等九项主要指标。其中,对冷链流通率、绿色能源物流车使用比例明确提出要求,到2035年均要超过80%;同时,提出第三方(包括第四方)物流服务比重超过60%,重点发展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激发市场活力。这给了相关物流企业极大的发展机遇。
  仅以冷链流通率为例,超过80%意味着达到一般发达国家水平。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我国生鲜冷链流通率远低于欧美: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大部分生鲜品仍在常温下流通,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易腐食品冷藏运输率已超过90%,冷链流通率则高达95%~98%;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我国冷链流通率逐步提升,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公布的数据,2013~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需求的年复合增速约为19.6%,到2025年总需求量将突破65000万吨。北京物流专项规划中对冷链流通率的要求,将催生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冷链配套服务等方面更多新机遇。
新型物流体系智能化、扁平化成必然
  据了解,北京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围绕保障城市功能运转、服务居民日常生活、支撑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物流功能定位,打造“大型综合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的“3+1”城市物流节点网络体系。
  其中,全市布局6个大型物流基地,即在现有四个物流基地基础上新增西北(昌平南口)和西南(房山窦店)两个物流基地;28个物流中心;约46个配送中心;到2035年,末端配送场所总量达到900个左右。
  数字构筑起的物流体系,不仅庞大而完善,更注重升级提质,现代化、智能化、扁平化成为必然。
  由于土地限制(全市六大物流基地总用地面积控制在12平方公里内), (下转B4版)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3+1”北京物流新格局催生冷链等巨大机遇
  本文所版面
【第 A2 版:综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