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一季度中欧班列延续强劲发展势头
稿件来源:提问。
本报讯 近日,国家发改委举行4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出席,介绍了中欧班列运行、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等工作情况进展,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季度,中欧班列延续强劲发展势头,开行3398列,发送货物32.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5%、84%,综合重箱率96.5%。其中,去程1858列,发送货物18.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7%、91%,重箱率100%;回程1540列,发送货物1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3%、77%,重箱率92%。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104.6万件,共计8.9万吨。自去年5月份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11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开行规模和质量保持稳定。 中欧班列巨大优势进一步突显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欧陆路运输系统发展突飞猛进,布局愈加完善,为加深亚欧大陆各地区之间的全方位联系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首先,中欧陆路运输方式更加多元均衡。中欧陆路联系距离长、面积广、覆盖国家和地区多,中欧铁路、公路、跨国油气管道等运输形式联动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陆路运输网络布局,衔接更加便捷。其次,中欧陆路运输系统在中欧经贸往来中的作用日益上升。亚欧大陆不同地区的公路等级和通行里程大幅提升,特别是随着中欧班列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行,中欧陆路运输的承载量、运力、频次等都实现爆炸式增长,中欧陆路通道的新时代正在开启。第三,中欧陆路运输的口岸通关和过货更加通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各国开通更多口岸,各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之间的协调取得突破性进展,通关更加便捷,极大提升了中欧铁路和公路的运输效率,进一步放大了陆路运输便捷快速的优势。 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充分说明其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第一,中欧班列兼具快速高效和成本优惠的特点。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仅为海上运输的1/3,而运输成本只有空运的1/6到1/8。第二,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充分发挥了铁路运输的稳定性优势。随着亚欧大陆铁路运输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通关标准更加协调便捷、各条班列线路之间整合提速,中欧班列的优势将进一步突显。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欧实现贸易总额5860亿欧元,同比增长4.5%,中国一跃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现阶段,虽然中欧之间货物运输绝大部分仍依靠海运完成,但是中欧陆路运输系统在全球经贸合作中扮演了动力源和稳定器的角色。 随着中欧班列全面彰显安全快捷、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完善网线布局,推动市场化发展,并配合亚欧大陆公路网延长和等级提升等,中欧陆路运输系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一条条陆路通道将成为动能更加强劲、运行更加通畅、衔接更加高效、联系更加紧密、服务更加便捷的国际经贸大通道,将进一步加固中欧经贸合作交流的桥梁,成为全天候维系全球供应链、物资链和价值链安全运行的黄金通道,助力世界经济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