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用。至此,成都将进入双机场时代,成为我国内地继北京、上海后第三个具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日前,记者采访获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建成后将和广汉校区双校区共同运行。作为主校区,天府校区将聚集优势学科,充分发挥民航专业人才主阵地作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和培养、国际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为中国民航事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从规划图到实景图,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自2020年11月底启动建设以来,正加速推进。目前,天府校区的项目主体、智慧校园等重大工程已完成招标,项目管理设施和土石方基本完工,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正在进行桩基础施工。“预计今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明年完成大部分内装,2023年6月整体完工,同年9月完全建成投入运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天府校区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周翔介绍,项目是按照到2030年容纳25000名学生,一次性规划设计一次性建设完成。
为何选择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周翔表示,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合作共建战略协议支持天府校区建设,同时天府国际机场所带来的汇聚效应、枢纽效应不言而喻,学校希望借助这一优势助力成都乃至四川民航业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助力民航局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
模拟机训练中心、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等6个行业实训基地,也将为行业培养所需人才。“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支持下,中国、美国、法国三国四方合作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成功落地天府校区,是LEAP-1C发动机在全球的唯一培训点。”
据悉,天府校区建成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还将深化校院地合作,与成都市以及成都市的科研院所共同建设重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可以联合申报在民航领域内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助力成都航空产业发展。
统计表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成都仍是航空运输最为繁忙的城市,继续稳居中国内地“航空第四城”。在周翔看来,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航空先进制造业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加速发展,将进一步巩固壮大航空产业生态圈,而成都的航空产业集飞机制造、研发设计制造、维修检测等为一体,已经形成全产业链发展。天府校区建成后,全产业链条新增了教育培训这一优势,可以预见成都未来航空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行业有一个公认的算法,航空的1个经济量会给社会带来8个经济量,投入产出比是1∶8,例如机场可能就只是来了一个人或运来一件货,但是辐射出去的包括周边的物流、航空制造、服务以及涉及城市输送方面,每一个都非常紧密。”周翔说,天府国际机场这一国际性枢纽建成之后,成都跟国际上的联通更加便捷,未来在电子制造、新基建等高端产业方面将起到更强的带动作用,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周翔表示,成渝有很强的地域结合性,航空产业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于两地辐射区域不同,成都的辐射区域除了四川之外还有西藏地区,重庆则辐射到湖南湖北等地。两地的定位不同,成都是商业集贸地,重庆是偏工业制造,“两大航空枢纽之间以各自优势形成产业互补。”“我们与重庆的航空公司、机场等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合作,同时在永川的通用机场也在进行飞行员的培训。”周翔表示,学校在通用航空的运行、管理以及安全保障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成都未来科技城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引擎,天府校区位于此,也将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和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航空产业发展。”(吴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