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晔
赵卜不爱说话,他憨厚的样子总让人想到土地上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搞技术创新就得像老黄牛一样!”这是他进厂后一位全国劳模大工匠对他的嘱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车工技术也一样,只有根扎大地常年操作机床,才会有技术的娴熟和突飞猛进。赵卜在职工创新的路上走了很久,探索了很久,也收获了很多。
今年39岁的赵卜是冀中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机加分厂车工。他毕业于石家庄纺织中专,2002年调入石煤机公司从事车工工作。进厂后,他从学徒工做起,勤快地跟在师傅后边,观察师傅操作机床的每个细节,从独立磨刀到加工零件,很快脱颖而出,并且多次参加公司、集团、市、省的车工比赛,取得好成绩,被破格提为车工技师。
赵卜匠心于技,在一线操作机床,练就了套类、形状复杂工件加工绝活儿,能将零件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四分之一——0.02毫米。十几年来,赵卜参与了公司诸多新产品落地、产品加工件的生产,解决了100多项技术难题。
他技术好,每每有生产任务总是坚守一线。为了保证用户急需产品,生产一线经常需要连班加班,他每年加班连班100多天。由于技术过硬,踏实能干,服从调度指令,一些高难度工件都交给他加工。他肯琢磨,拿到活儿,先研究图纸,在保证工件干成和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创新点子、更新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是他的“特色”。有一年,加工产品齿轮架,该零件以往加工废品率高。他通过反复试验找到规律,加工的工件个个“全优”。产品轴套加工油槽,传统加工方法效率低还不安全,他经过改进工装,原来20多分钟干一件,改进后不到5分钟,提高工效4倍以上,安全性也大幅提升。
鉴于其创新事迹突出,公司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赵卜创新工作室。2014 年1月,其工作室被石家庄市总工会授予石家庄市级创新工作室。他多次参加各级车工比赛。早在2010年6月,他就荣获石家庄市第十届青工技能大赛车工第二名;2010年7月,获河北省青年职业和技能大赛车工第三名;2012年6月,取得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车工组第六名,被授予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称号,还多次被公司授予能工巧匠、四有职工、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最初,赵卜一直操作普通车床,但他敏锐地感觉到现代化的数控技术终将替代传统机加工,于是提前学习数控车床加工技术,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成为车工工种的“多面手”。拥有高技术和诸多成绩后,他以一颗匠心重点在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既创效,还创新。在干省名牌产品钻机轴承套时,他通过改进刀具自制胎具,生产效率提高200%以上,创造经济效益30多万。钻杆接头加工将车床由人工钻削改为机械进给,提高劳动效率150%;他改进“煤矿井下班车”——“猴车”支承轴加工工艺,降低材料消耗5000元,改进环保产品专用车不锈钢件加工刀具,减低消耗2500元。
赵卜不仅个人技术好,而且先后带的十几个徒弟也个个出色。他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传授,徒弟们都很快独立顶岗,成为生产骨干。
从普通学徒工到工匠,他总结为“三加一”。“三”即勤奋+匠心+时间,“一”为学习。无论多忙,他都要坚持学习,每天听广播,看《车工工艺学》 《机械原理》等书籍。他的好学也影响到工作室成员,他的工作室发布成果多次名列前茅。他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一切准备,上班铃响的时候,他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他去厕所、借工具和磨刀,都是小跑。
据统计,赵卜年完成工时都在一万多小时,为能力工时五倍以上。他的创新工作室有200多项创新成果和先进加工方法应用在生产实践,多项成果获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