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全面推进市场化 加速跨产业融合 携手实现碳中和
  编者按
  9月15日,由中国科协、海南省人民政府协同七大国家部委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规格、国际化且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大会,2021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以“全面推进市场化、加速跨产业融合、携手实现碳中和”为主题,在规模和规格上均创新高。3天的活动包含20场会议论坛、技术展览及多场同期活动。
  在9月15日举办的“私人领域电动化解决方案”主题峰会上,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电动化总监邵杰、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李赫埈、威马汽车集团战略运营副总裁梅松林、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王凯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电动化总监邵杰:
以人民需求为创新驱动力打造用户喜爱的小型新能源汽车

  上海通用五菱自2017年7月份,发布了第一款小型新能源车。至今投放了7款车,深受用户的喜爱,截至8月份累计销量超过50万台。销量突破的背后是我们紧紧围绕人民的需求打造产品。开发第一款新能源车的时候,打破传统的链路式、输入式、交作业式的开发,改为以面向用户的需求重新组织、重新思考差异化产品定位。以产品用户经理为牵头,从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出发,协同市场研发、质量、售后多个部门,通过背后的大数据共享赋能,共同面对用户开展工作。在2014年的夏天,为了找到第一款新能源车的定位,开发团队走出舒适的办公室,来到用户身边,走大街串小巷,深刻感受用户用车的每个细节。通过调研发现用户平均每天开车的路径不长,使用场景也大多是一个人。通过3年的匠心打造,分别推出E100和E200。
  通过政企联动,以用户为导向,从产品、政策、标准、全民参与示范工程等几个维度进行小型车的使用生态建设。通过免费的用户体验,从最初的不会开到喜欢开,再到最后的离不开,有60%的体验用户基本上都转化成购车用户。针对充电难的问题,为了让用户使用便利,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在公众场所建立超过2.9万个公共充电设施,还牵头制定小功率充电的示范标准。为了不占用传统停车位的资源,在两树之间,小区围栏边上等建立小型停车位。巧妙的化解停车难的问题,柳州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柳州车保有量超过10万台。当地营造了良好的使用环境,从19年开始柳州每100台上牌的车辆当中超过25台是新能源汽车,由此可见新能源的车是可以蓬勃发展的。
  通过柳州模式上汽通用五菱深刻洞察到广大用户对于市内短途出行代步的使用场景,人民需要便捷、经济、安全靠谱的代步车。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如果说自行车是人们代步出行的1.0时代,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是2.0时代,那么人们出行的3.0时代就是新能源汽车。
  我们去年推出宏光迷你,开放的硬件平台及模块化设计,标准统一的硬件接口,开创共创的硬件生态,融合的软件平台,全新的软件架构,实现全场景的软件协同,智能的云端平台和自有的云端大脑,深度自学习,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云端服务,这些都重新定义了小型电动车的空间、能耗、能源补给和服务。
  上汽通用五菱有2800多家服务网点,提供了规范化的优质服务,培养了超过1万名新能源维修技术的专业人员,为用户带来可靠的保障。针对新能源特点打造了很多体验店,让用户近距离感受产品。基于此,宏光迷你上市一周内,销量突破37万辆,连续12个月国内新能源第一。在深入洞察年轻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个性化的消费特征后,迷你上市了跟年轻人玩在一起的潮流小车,其中90后用户超过72%,女性用户占很大比例,家用通勤比例高达97%,真正是老百姓喜欢、爱用的出行新物种。可以说宏观迷你是中国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体现了中国制造的一种新生力量,引领了中国汽车的新消费文化。
  在用户共创的过程中,上汽通用五菱敏锐的捕捉到用户对敞篷车的一些需求,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推出宏观迷你的敞篷版,预计明年投入量产。宏观迷你敞篷版的到来,是年轻消费者对于人生第一台敞篷车的期待。跟行业领先品牌合作,共同探索未来小型新能源车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在上汽通用五菱的五大基地内,先后开发了33条无人物流线路,超过188台无人物流车全天候运行,运行超过88万公里。通过无人物流技术的率先落地与实践,充分验证无人驾驶技术,真正应用到全新的新宝骏车型上,全力打造人们的智能驾驶。
  上汽通用五菱持续打造多种移动的智能空间,陆续推出新宝骏,打破汽车边界,实现跨界融合。上汽通用五菱小车布局已经遍布全国,累计让用户享受绿色电动车型超39亿公里,累计为用户节油3.31亿升,为碳中和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拥有优秀的能耗,可以解决用户最大的出行问题的小型能源车,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更加值得推广。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李赫埈:
氢燃料乘用车在私人领域普及经验分享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陆续发布碳中和计划,这将促使私人领域电动化趋势越来越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使用场景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应对环境变化,现代汽车集团也在加速转型,我们的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特点提供相应的新能源车型。现代汽车截至今年8月,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了1.8万辆,引领市场。韩国国内销售1.6万辆,普及私人市场。
  现阶段NEXO的消费者和特斯拉或豪华汽车品牌很相似。体验是最终决定购买的影响因素,在试乘试驾前购买意向只有34%,试乘试驾后购买意向可以达到78%。NEXO对高科技的配置,具有未来科技感的外观,环保形象,率先拥有未来汽车的自豪感非常的看重。NEXO现阶段主要的不满意因素是加氢站的数量太少,加氢的时间虽然短,但等待的时间长,维修保养不方便,加氢站平均距离为18公里。相比之下纯电动汽车车主的不满因素主要是单次充电时间过长和续航能力不足。我们分析主要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加氢站数量不足导致的结果,相信基础设施的完善,以上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根据韩国政府的发展规划,加氢站的数量将于2030年达到660个以上。
  现代汽车对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正在协同合作伙伴,积极配合韩国政府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努力构建氢能社会。全球范围内也有了更多的整车厂加入到氢燃料汽车发展之中,氢能技术将进一步的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023年现代汽车氢能汽车的耐久性将达到50万公里,2030年成本降低到和电动汽车相媲美,2028年之前所有的车型都将推出氢能车型,2040年氢能就无处不在,氢能社会的美好愿景将全面实现。
  现代集团计划2045年实现碳中和,为此在新能源,移动出行和氢能领域继续扩大投资。电动化车型比重2030年达到30%,2040年进一步的提升到80%,其中豪华品牌以及欧洲销售的车型分别在2030、2035年提前切换到纯电动和氢能汽车。另外城市空中出行将进一步的减少碳排放,2045年全面实现可再生能力,绿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拥有领先全球市场的经验,因此有望引领未来氢能社会转型,但前提是必须加强氢能产业生态的整体竞争力。作为企业也想借此机会,向中国氢能产业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希望国家尽力制定氢能经济相关发展和政策,消除企业参与的不确定性。二是为确保产业初期的成长和创新,积极使用监管沙盒,以解决现有的法规政策障碍。制定政策、标准,开展示范城市群推广项目时,保障外资企业公平的参与机会,共同实现2060碳中和的目标。三是氢能燃料乘用车的普及,可以提高社会对氢能产业的认识和接受度,打造生态链企业自发参与市场的良性循环。四是扩大加氢站建设,对氢气的价格进行补贴。

威马汽车集团战略运营副总裁梅松林:
用户定义智能电动汽车

  大家说传统汽车是硬件的定义,以智能汽车为定义的是新汽车,是软件定义。威马提出了一个想法,最终由用户说了算,用户来定义汽车。讲用户定义这个理念之前先看一下这个行业,在2016年的时候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只有1%,去年有4.7%,到了今年一个月上一个台阶,1月份破5%,2月份6%,3月份9%,6月份、7月份超过10%,8月份超出12%,这是纯电动车的渗透率,意味着什么?大家知道纯电动汽车是一个新的品类,专门研究新品扩散的周期,如果一个新的品类超出了16%就引出了市场的拐点。去年是4.7%,估计今年一整年的渗透率达到9%是没有问题的,增加4个百分点,如果继续保持这个增长速度,2023年下半年就会突破16%,保守来说2024年是中国智能纯电动汽车爆发的一年,这个爆发年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整个市场是一个哑铃型的,如果追溯到前面来看,2019年中间市场最大,尤其是今年的2月份终端市场被压缩到4%,我讲的是EV市场,从此以后终端市场一路上升,包括2C、2B,现在中端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2%,8月份基本上把中端市场打爆了,8月份中端市场逐步提升,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
  看中端市场,从现在到2030年负荷增长率40%,远远超出低端和高端的,到2030年预测,中端纯电动车销量680万台,低端370万台,高端的200多万台,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很明显。
  威马是做造车新势力比较早的,从我们18年的用户画像来看,W6是今年4月份上市的一款,用户画像在改变。说按照年龄来说,我们的第一代车18年上市的90后只有18%,到了今年上市的同一个级别的SUV,90后的比例上升到了27%;有孩子的家庭,购车比例今年上升到75%;月收入超出2万人民币的家庭18年的比例是20%左右,今年上升到37%;这是过去和现在的中级车用户画像的变化。
  用户定义汽车,第一是用户买车的时候有没有参与到硬件的定义,第二个是买完了以后有没有进行软件的定义?用基础的软件功能打造他需要的使用场景,把车的功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被动的使用者;单车也可以叫智能的,没有OTA不能叫智能汽车,在OTA购车过程当中用户要参与进来。
  用户要参与定义必须要生产模式发生改变,从交付基础版到交付C2M客制化订单,一旦用户定制完提交以后,车子中间没有任何环节,用户直接面向工厂。每个工位堆很多的零部件,每个人需求不一样,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把堆积的零部件大大减少,定制的时间从过去6个星期缩短到3个星期,智能化的过程当中,利用大数据的迭代,把这个工具用好,这是用户参与硬件的定义。
  面向用户的架构,威马算是做的比较早的,我们4月份上市一个车,什么概念呢?我们这个车有25项基本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他的使用场景,自由的组合这些功能,通过很简单的编程,通过手机APP搭积木一样满足使用场景的需求。
  我们跟百度合作推出AVP,距离车位100米200米的时候人可以下车,车子自动可以找停车位。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中国停车场的高精地图,我们现在跟百度合作,在部分城市可以做出来。今年第4季度可以让大家感受到AVP的功能,在量产车上做这个突破威马也是第一个,难度很大,开始体验不一定好,但是总有人要走出第一步。
  科技普惠,这是威马创始人沈先生的初心,聚焦用户用的爽、用得起,开始的布局是SUV,今年第四季度会有第一款面向私人市场的轿车,明年下半年做量产交付,M7上市以后一系列的轿车会陆续跟大家见面。
  威马跟主流市场对比一下,从4月份开始,我们同比增长速度超越市场主流的增长速度,到了7月份同比增长200%,主流的EV平均增长速度是119%,随着我们8月份推出的面向智能出行市场E5的上市和年底M7的上市,以后的发展动力更强,希望明年是电动车市场的到来。

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王凯:
智能电动化的理想之路

  从理想汽车来说,我们认为智能化是需要电动化为根基的,这样才能把智能化做到极致。本着这个思路来说,如果大家了解理想汽车,会发现我们的管理层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我们应该干什么。“先决定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了”这是我们面对问题的理念,也是我们的思考方式。
  正因为这种工作方式铸就了理想汽车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我们的产品力非常的强,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想问题;另一个就是我们的组织能力,我们的企业效率。
  当前在私人电动化领域最大的行业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制约了电动化的发展,这个瓶颈很快会来到;第二个是现有的公共充电效率其实是比较低的。比如说家充,充电这个事大家会发现大部分的情况下,一定要有停车位,否则的话,何谈充电。和油车不一样,最常用的场景是家庭充电或者是在公司充电,这是解决最大用户群体充电问题的关键。但是问题出现了,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小区有没有这么多的停车位、小区的电网是不是支持充电。这个问题再细化的话,小区的问题实际上是和小区的建设有关的,我们认为电网改造一般是以十年为单位,所以我们从2016年开始就做了大量的分析,最新的小区2015年以后的在规划的时候,会做的比较好,考虑了峰值功率的问题,但是2005~2015年这个十年会差很多。2005年以前的就很难做扩容,如何去建配电设施,总不能把楼都拆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除了私人充电桩之外,还有公共充电桩,有热点的商场现在是有充电设备的,包括特斯拉建了大量的充电站,就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问题,让用户敢去买,一般快速的有80kW、100 kW、120 kW,但是在商场里的平均使用效率是比较低的,充电位使用频率在5次以下的占了所有充电桩的80%。
  从用户的角度,我们的充电体验和成本一定要好于当前的加油站,这样的话,做到充电不离车,尤其是在外面运营的充电桩,这是非常重要的用户体验。站在社会角度、企业、国家的角度,充电体系运营体系和商业的回报率必须大于加油站,只有完成这项,自然电动化才不会有任何的阻力,这是两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解决办法必须满足这二条。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就想到了智能化其实是面对着数据的革命——5G,4G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载的是比特;现在要解决的是下载焦耳的问题,达到最佳的整体效率。
  其实在高功率、中功率和低功率的区分下,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解决方法,最终聚焦到了超高压的超级快充和增程,最后是家充。我们有两个最强的方面: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我们的效率,把所有的东西作为产品做出来,按照效率做出来。
  对于长途充电来说,增程可以直接解决。高压快充的话一定要做到4C的标准,充电10分钟跑400公里、人不离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2020年和2021年,纯电的里程占比是非常高的,今年纯电的里程时间是80%,在一些中心城市,比如说上海达到了84%。
  高速公路一定要打造终极用户体验人不离车10分钟40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我们需要保证充电枪比当前的油枪多出三倍,在市区电动枪是少于油枪的,目前的80 kW、120 kW的组合方式是有一定问题的,我们认为应该以产品性质打造20 kW小直流的设备,尽量的在停车场去满布,大部分人是2~3小时的购物时间,20 kW可以让你跑300公里,非常好的体验,又达到了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标准。
  最后家充的话,我们也要做终极体验,现在的用户对家充的体验是非常好的,全面的覆盖小区和写字楼,这三个板块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我们如何下载焦耳,达到最佳的配比,每一个网络应该有的充电枪的数量,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算出来。当然了这里面我们还可以加上更多的智能赋能电动化,比如说如何通过云系统去调配整个电网系统的使用效率,我们站在更高一层想,把服务做到极致,包括全自动的自动驾驶,也可以给用户最好的终极体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面推进市场化 加速跨产业融合 携手实现碳
  本文所版面
【第 A3 版:专题】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