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过度包装之国标早该成铁律“玩真的”
□ 特约评论员 李宏 双节刚过,但一些商品的过度包装仍未绝迹。而日前国家市场监管局发布最新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作出明确规定:食品包装不得超过3层,其他类食品及化妆品包装不得超过4层;外包装的体积不得超标,所有包装成本也不得超出产品销售价格成本的20%。新标准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该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笔者认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早已成为社会共识,相关条例法规也颁布多多。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早应形成铁律,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仅有“国标”还远远不够,还需刻不容缓“玩真的”。否则,光有“国标”,没有“行动”,“国标”依然还是“纸上谈兵”,最终还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统计,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740亿件。按此核算,初步估算全年消耗编织袋29.6亿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纸箱99亿个、胶带169.5亿米、缓冲物29.7亿个。按平均每个纸箱重0.1千克,生产1吨纸需要20棵树来计算,一年的快递包装纸箱就要消耗近3000万棵树。而这些快递包装的材料几乎没有被回收再用,基本上是被当做废品给扔了,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其它商品,如食品、化妆品等也存有“过度包装”的现象。 实际上,长期以来,商品“过度包装”现象由来已久,早已饱受诟病。“过度包装”不但浪费了有限的资源,造成物流成本增加,且也不利于环保。 从职能部门讲,对擅自违反“国标”的应给予严惩重处,该罚款的要罚款,该取缔执业资格的要取缔执业资格,倒逼其严格按照“国标”执行商品绿色包装。 从涉及包装的企业讲,都应严格按照“国标”进行商品包装,既要规范使用绿色环保型的包装材质,杜绝重复浪费和豪华装饰,同时要对商品包装产生的垃圾建立统一回收机制,提高包装物品的使用效率。 从人民群众讲,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往往更具有威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