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菲
同比增长17.1%,是今年前三季度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交出的成绩单。作为山东着重发力的“十强”产业之一,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然成为山东支柱产业之一,并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制造业强省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并有着辉煌制造业历史的省份,山东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的过程中,已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等措施,奋力抢占行业制高点。
根据此前规划,山东重点培育济南、青岛、烟台三大核心区,打造集聚胶济和京沪铁路沿线的产业带,辐射带动周边市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加快构建“三核引领、一带支撑”全面升级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格局。从目前已经确定入库重点培养的9个高端装备“雁阵形”集群可以看出,山东的高端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机电、汽车、电力装备等领域,且不止济青烟三地,更呈现出多地开花的趋势。这其中,更是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既有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也有研发领域的世界领先。
比如入围山东第一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的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先是在今年3月成功入选工信部组织评选的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后又在7月实现了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成功下线。有媒体撰文表示,青岛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经成为从追赶到领跑重大跨越的见证者。
再比如潍坊市高端动力装备产业集群中,作为领头雁的潍柴集团在发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商业化柴油机、创造全球商业化柴油机热效率纪录的同时,更带领当地动力装备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公开数据显示,如今潍坊仅动力装备产业就已聚集了145家企业,总量占全国同行业的30%以上,集群本地配套率超过45%。
而这些“国之重器”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山东各地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前瞻性规划和大力度扶持。闪电新闻了解到,此前山东多地陆续发布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提出结合各自优势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链,构建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先看济南。立足工业强市战略的济南,将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作为其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强力塑造,从技术创新、产业链群、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20年,济南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0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9%。
再看滨州,与济南的情况颇为相似。早在2019年,滨州就制定并出台了《滨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将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纳为发力重点。通过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重点项目和功能区开发建设,滨州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体系。
从顶层设计到企业领军,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呈现快速发展、结构优化的势头。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一半。此外,这个产业内,已经认定了14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8家企业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结合此前《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制定的目标,即到2022年山东力争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企业集团、30家以上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百亿级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这样看来,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就在不久前,山东省发改委网站发布了2021年度拟入库培育的“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集群领军企业公示名单,包括泰安市高新区机电与矿山装备产业集群、枣庄市机床及矿山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在内的6个产业集群或将成为第三批高端装备“雁阵形”集群,也更意味着山东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硬核”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