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征
“我最欣赏的企业家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智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郑勇说,敢于创业的人都有一些特质,比如喜欢冒险,不仅有理想主义精神还要有乐观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世界真正创造价值。
身穿休闲装、戴着黑色边框眼镜的郑勇,刚一落座便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家中国智能物流机器人公司,极智嘉最希望成为一家改变世界的机器人公司。”郑勇说。
在创业之初,郑勇和他的团队就抱着追求智慧和代表智能化的技术方向,希望公司能长久的追求卓越,为此公司取名为“极智嘉”。另外公司的英文名Geek+寓意着以后能有更多元化的人才加入团队,赋能更多领域。如今,四人创业团队已经发展为一家1500多人的机器人企业,业务覆盖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
从投资机构高管到企业创始人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令很多企业头疼不已。TalkingData的物流行业报告曾指出,物流总费用额在GDP中的占比每下降1%,对应节约千亿成本。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30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14.7%。而在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8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16.0%。五年间,中国社会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单位物流成本增速明显趋缓。不过,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物流一定是AI和机器人技术最先落地的重要场景。”在郑勇看来,运输、仓储和物流平台是物流中的三个核心环节,涉及原材料采购、成品入库等,相对于其他行业,搬运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工作。所以物流领域更加值得企业用技术去颠覆它,实现智能化技术的变革。
成立于2015年的极智嘉,在2018年至2020年已连续三年占据全球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份额第一。同时,极智嘉也是耐克、沃尔玛、丰田、西门子、顺丰等知名品牌的智慧物流合作伙伴,截至目前,公司已服务全球客户超300家。
郑勇曾在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工业工程专业,之后在跨国公司ABB和圣戈班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负责中国重点生产基地从工程到质量控制和物流的整体运作。之后,他加入了投资基金公司新天域资本,主要负责投资组合公司的投后管理,以及TMT和机器人行业的新投资项目。“2014年,我在考察亚马逊仓库物流项目时,注意到他们正在全面推广机器人的设备应用,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撼。”郑勇坦言,基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经历,能很清楚地看到这样的机器人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巨大价值和市场空间。于是,郑勇便开始在中国寻找相关物流领域的创业公司。“当时是抱着投资的心态去找,但没找到,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价值,所以就回到母校清华,看看在机器人研究方向上,有没有涉及物流领域的。后来就找到了我们公司现在的CTO李洪波,他当时就在清华计算机系当老师。”郑勇回忆。
随后,郑勇又引入了另外两位创始合伙人刘凯和陈曦。在清华计算机系FIT楼的地下室,郑勇和李洪波等人开始专注聚焦物流机器人的研发。“2015年7月,我们的产品原型基本上就做好了,于是我从原来的投资公司离职,开始出来创业,成立了智能物流机器人公司。”
商业化落地的三个挑战
从实验室原型产品到商业化落地,并没有郑勇最初想的那么容易。考虑到商用的复杂性,郑勇启动了天使轮融资,招兵买马扩大团队。投资人给他们的第一个挑战性目标是,当年的“双11”要正式发布公司产品。“当时我们只有一台机器人原型,而距离产品发布不到三个月,于是20人的团队开始没日没夜地继续研发。”郑勇称。
正是这股拼劲,让郑勇的团队如期交付了一个真正的物流机器人系统,并在某超市的仓库里实现了完整运转。
当团队在努力进行物流机器人研发时,郑勇发现,其他企业也瞄上了这个赛道。“2015年,我发现已有另外一家物流机器人公司,其生产的20台机器人在一个仓库里,但还没有真正能够跑起来。”潜在的竞争对手让郑勇意识到要想让公司脱颖而出,还需要扩大品牌知名度和获得市场份额。
对于如何在中国市场迅速推广应用物流系统产品,郑勇解释道,因为公司推出的毕竟还是个新的物流产品自动化方案,如何提高机器人的多种应用场景和性能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
当时国内电商蓬勃发展,而分发拣货速度慢则令电商们感到很头疼,特别是“双11”“618”这种促销活动,仓库经常爆仓。郑勇表示,促销期间,电商的客单量几十倍的增长,原有的物流机器人系统随即崩掉。“电商非常希望解决人工操作的问题,提升效率和拣货准确度。于是,我们共同合作落地了机器人系统,并在多轮测试中对整个产品系统做了多次迭代。”
有了样本案例,郑勇收到了多个头部零售商的青睐,逐步打开了中国国内的物流机器人应用市场。2017年之后,郑勇团队经过调研了解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工成本很高,对于物流机器人的需求量很大。于是,他又将业务逐步拓展到日本、美国、英国等海外市场。
谈及打开海外市场的经历,郑勇坦言最初有许多顾虑,这也是第三个挑战:设备系统在国外能否长期稳定的运转?是否要经常维修?当地对产品专利的国家认证怎么解决?数据安全性如何保障?如何建立本地化的团队……“我们顺利交付的第一个海外项目是在日本,这给予我们非常大的信心,既然‘挑剔’的日本客户都能够对我们的产品满意,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我们便开始逐步建设海外市场。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成长为一家跨国公司。”郑勇称。
融资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2021年6月11日,中国证监会披露的备案信息显示,极智嘉已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
对于冲刺上市的进程,郑勇认为,“公司确实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可以去考虑这件事。”
据天眼查显示,2015年4月,极智嘉获得心怡科技1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次年,获火山石资本和高榕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2017年,再获高榕资本等机构的1.5亿元人民币融资,华平投资等机构的6000万美元融资;随后几年,陆续获得GGV纪源资本、云晖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完成超3.5亿美元的B轮、C轮及C+轮融资。
郑勇此前在投资机构的工作经历让他更懂得借助资本的力量,给企业匹配更多资源。“我觉得这段工作经验对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能够站在投资方的角度去看待公司的发展,我可能更了解资方愿意去投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当然,因为资方的工作经验,我可能会比一些创业公司有机会和资源去接触到一些投资人。但投资人在真正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他们会对业内所有的公司进行考察对比,最终能够吸引资方的还是公司本质的一些东西。”
在郑勇看来,企业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的潜力等都是资方决定是否要投资的关键,而极智嘉能够受到资本的青睐,最主要的还是公司团队、业务情况和产品技术。“特别是2018年,公司国内外业务高速增长,我们亟须更多的融资力量、多元化的人才支撑业务的发展。”
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郑勇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注意到物流机器人无接触、自动化的优势,目前公司业务在高速发展。同时,公司今年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将产品技术延伸到更多不同的领域,开始孵化新的机器人产品。“我觉得我们距‘改变世界的机器人公司’肯定还有距离,未来还需要有三个突破:一是拥有全球领先、真正差异化有竞争力的技术;二是颠覆性的创新产品;三是我们做的机器人产品能够覆盖多个领域,帮助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郑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