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张荣佳
图:东盟十国对外开放程度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枢纽,在西部改革开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庆作为“一带”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聚焦“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打通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关键环节,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区域合作,将给重庆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发展机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挖掘重庆作为中欧班列(重庆)起始点、陆海新通道的运营中心优势,共建陆海新通道经济圈,将为重庆勾画出创新、开放发展的新愿景,由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促进重庆以及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一、陆海新通道发展背景
陆海新通道提出至今,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助、互信,行李往来、贸易互补、产业融合,形成了一条贸易潜力无限、经济规模巨大的“陆海新通道”经济圈。陆海新通道(前身“南向通道”)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广西、甘肃、贵州等西部省份共同参与,利用铁海公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钦州港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等世界各地,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陆海新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主通道从重庆团结村站运输至广西钦州港东站,全程1400公里,运行时效48小时,降低物流综合成本三分之一以上。重庆为运营中心,有关省区市为重要节点,按照“三统一”原则(“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形成了跨区域多式联运统一平台。对内加强区域协调,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凝聚力、竞争力;对外集中采购,资源整合,联动海外。陆海新通道公司获批了交通部无船承运人(NVOCC)资质,可同时出具自身提单或代船公司签发海运提单,实现集装箱从铁路到海船衔接,“一单制”“一条龙”操作,提高物流运转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公司成立了甘肃、贵州、新疆、宁夏等区域公司,丰富货源商品种类强化货源组织能力,与中欧班列和长江水运联动,形成“一带一路”闭环,亚欧商品在重庆实现国际中转,构建起了陆海联动新网络。重庆建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负责陆海新通道的整体运营和发展,通过国际铁海联运班列成功实现进口整车、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在重庆集聚、分拨和转口,建设重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
陆海新通道的建立推动了小康工业在印尼建厂、大江动力在越南建厂,宗申产业集团在泰国建厂,助力企业实现贸易和利润的双增长。目前陆海新通道已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地区建立了海外分拨仓,如海防集散分拨中心、胡志明集散分拨中心等,加紧推进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海外分拨仓的建立,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重庆制造走向世界,促进重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通道服务将传统物流服务延伸到“物流、贸易、产业、金融、数据”五位一体的服务,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供应链价值向高端延伸,多方相互带动共赢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截至2021年5月,陆海新通道开行班列超过10000列,累计运输集装箱超过20万标箱,货值突破360亿元。辐射范围持续拓展,铁海联运班列通达9个省区市的32个站点,物流网络通达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个港口,运输货品种类达519个。
二、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分析
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众多,地理位置、交通区位、资源品种各不相同,产业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狭义上陆海新通道重点辐射东盟、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地区等,广义上陆海新通道则与中欧班列(重庆)构成了“一带一路”的闭环,将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辐射在内。
国内,2019年11月,由南向通道公司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广西、重庆、贵州、甘肃、新疆、宁夏六省区市西进南下,为陆海新通道建设“问诊把脉”。通过座谈、走访、会议研讨,深入了解通道建设发展现状。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外贸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每个地区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赋能发展,积极整合资源,才是关键。拆墙、补台、共享,互联、互通、互惠是区域合作的共同基础和目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方面,通过调研、研讨发现陆海新通道发展存在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参与通道建设“冷热不均”、发展不平衡等的认识问题;二是物流通道信息不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的软硬件问题;三是物流成本偏高、地方财政压力过大等的运价问题;四是产业分布不均、有效产业支撑不够的产业问题;五是各区域口岸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国外,在跨区域合作领域,东盟十国距离中国较近,新加坡作为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发起国,有效的拉近了中国与东盟的距离,东盟的劳动人口、自然资源等优势是推动未来区际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数据:根据2017 年 《中国—东盟国家统计年鉴》 计算,其中旅游开放度是根据2015 年数据计算,贸易开放度、旅游开放度等按专有定义计算。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从表格可以看到东盟10国整体总外贸依存度都比较高,尤其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等5个国家总外贸依存度超过100%,横观表现为进出口贸易相当发达,经济外向程度较高。通过陆海新通道,中国与区域沿线东盟十国在多领域合作具有可行性,东盟国家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2019年东盟十国GDP总量是3.14万亿美元,约占我国的21.87%,略超1/5,是欧盟16.3万亿美元的19.26%,侧面说明东盟人口密度比较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且中国在东盟的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尼、泰国等国家建立产业工业园区、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区域经济合作前景良好,为重庆发展带来千载良机。
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向新的高度,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RCEP的正式建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致力于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等多领域,还不是太完善。重庆作为“一带”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可以有效借力RECP拓展国际业务,在我国支持RCEP建设以及推进内陆开放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深化双向多层合作,构建通道经济圈。
物流带动产业发展,产业支撑物流畅通。陆海新通道钢铁巨龙昼夜兼程,海上堡垒乘风破浪,构建通道经济圈。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在“十四五”期间,要更好的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将区域合作落实到产业、商贸合作中。
1.加强顶层设计与联系沟通。加强与中央有关部门对接联系,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提供政策支撑,让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发挥重庆作为陆海新通道建设牵头作用,加强各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诸多方面对接和集聚,解决各区域间的认识问题,消除区域壁垒,形成合力,进而打造一条以陆海新通道为主的通道物流经济圈。
2.加快沿线基础设施建设。重庆要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聚焦铁公水空等物流运输方式,围绕通道建设从国家平台层面上争取布局更多功能性项目。国家相关部门要支持各地推进通道沿线地区开发建设,给予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通道沿线布局更多产业配套项目。集多方合力,盘活项目资源,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3.完善通道智能信息化建设。完善运营组织机制,统筹推进省际协商合作,提升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地位和作用,建设“三统一”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供应链金融发展。围绕区域和沿线需求,加强枢纽、口岸、通道等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提升软件建设能力,实现物流通道信息互联互通,提升物流服务效能。
4.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工。目前全国制造、钢铁、建筑、家电、服装等行业产能过剩,重庆作为行业门类齐全的城市,供给侧改革压力更大,可以通过陆海新通道纽带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沿线重点东盟地区,推进重庆企业走出国门,同时承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向西部转移,实现经济共同增长。如东盟地区部分中资背景的汽车、摩配厂发展势头正旺,重庆小康、宗申借此实现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东盟地区人力成本、自然资源优势巨大,可以优化产业分工,比如协助东盟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初加工、矿石原料开采等,通过陆海新通道在重庆、广西等地建立食品、矿产再加工厂。 (下转8版)
(上接4版)联动中欧班列(重庆)辐射欧洲,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比较优势、规模效应。
5.加强跨区域产城贸易互动。依托RCEP、陆海新通道支持重庆成为东南亚地区与欧洲地区重要贸易中转地,以大宗贸易、汽车贸易、电子制造等打造转口贸易集群,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扩大与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支持沿线国家和地区以陆海新通道为核心,重庆为运营组织中心,创新“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推进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与经济深度融合,构筑通道经济圈。
6.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谋划实施“重庆—东北亚通道建设”,为西部开发(“一带一路”纵深推进)、中部崛起、东部引领带来叠加效应。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加强统筹协调配合,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水平物流产业体系,将物流通道升级为经济走廊,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支撑体系,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推进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参考文献:
[1]张磊,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驱动因素分析与对策[A].学术论坛,2018-5.
[2]张陇娟,王尚平.南向通道:渝贵黔陇区域开放实证分析根据[J].物流经济,2018-11.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R],新华社,2021-10.作者简介:
李 波,重庆市沙坪坝区物流办公室党组书记。重庆市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一直致力于抗战遗址保护,区域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的研究发展工作。
张荣佳,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发展、产业规划、金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