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和平台“听好不听坏”对谁也不利
□ 特约评论员 李宏 时下,在网购商品前看看其他顾客评价,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习惯。同时,对自己所购商品体验后进行评价、分享下感受,也成为不少消费者的习惯。可见,消费者的商品评价直接影响着平台、商家的好评率和销售额,成为衡量商品质量和平台、商家服务品质的重要标准。 然而,正因于此,在消费者在乎评价的同时,某些平台、商家却“听好不听坏”,在收到实话实说的“差评”时,企图用狡辩蒙混过关,不但拒不承认商品质量差、实物不符合预期、客服态度欠佳等问题,甚至会用纠缠骚扰来报复消费者。 有网友称曾收到电话、短信“轰炸”的威胁恐吓,扬言“等着来找你”,姓名、年龄、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悉数被曝光,比较极端的案例是有人曾因为“差评”收到丧葬用品。凡此种种,导致消费者对“差评”能否真实表达,成为费思量的事情。 笔者认为,顾客是“上帝”。商品靠的是质量赢得顾客和市场,“好评”“差评”是重要依据。但如果平台和商家“听好不听坏”,打压“差评”,不听顾客真话,自己的商品怎能确保质量和服务?怎能确保自己的企业长久生存下去?更何谈发展?因此,“听好不听坏”对谁也不利。 从商家讲,良性发展的消费市场呼唤公平竞争。把心思放到研发质优价廉的产品上才是正路。即便是说真话、说实话、非恶意的“差评”,难道不是最好的激励和启发吗?如果没有顾客对商品说真话,你的销量不下滑、不被同行胜过才怪。 从平台讲,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评价自由”是平台、商家不容推卸的责任。长期弄虚作假讨要“好评”,伤害的是市场秩序,是买卖双方的合法利益。还有,如果对客户信息泄露,小心被追究法律责任。 从消费者讲,应积极依法维权。当你遇到商家平台威胁谩骂等恶意行为时,应妥善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警方报案或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绝不能嫌麻烦自认倒霉了事。当然,在对所购商品进行“好评”或“差评”时,应实事求是,这是我们作为消费者的道德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