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为“三区一中心”战略提供强力支撑(上)
□肖靖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物流的三大定位显得更为重要。当前,湘西南的农业大县洞口,正在举全县之力,深入推进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三区一中心”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改善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抓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招,以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农村物流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突破口,加快推动提升洞口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乡村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物流业,作为消费及消费商贸渠道的支撑主体,又连接着生产和消费,一直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但同时也长期存在着成本偏高、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物流业降本增效,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信息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正处于增速中,党和国家希望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物流业的降本增效来带动“三农”工作,“电商致富”“物流致富”等演变成了时下精准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而恰恰又是“三农”与物流业的有机融合,即农村末端物流的活化,给了中国经济再次高速发展的机会,因此,融合一、二、三产的农业供应链创新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最佳路径。为积极助力“三区一中心”建设,有效促进洞口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组织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各部门、各乡镇、各物流企业、乡村各配送站点开展专题调研,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企业、专家和学者们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描绘了“三区一中心”宏伟蓝图 洞口位于湖南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历史上曾是“西控云贵、东制长衡”的军事要地。享有“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宗祠文化之都”“蔡锷将军故里”“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雪峰蜜桔之乡”等诸多美誉。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荣获“中国绿色生态名茶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省产油大县”“七五普法全国先进县”等称号,连续八届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连续5年保持全省“平安县”称号。近年来,90万勤劳勇敢的洞口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施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坚持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目标导向,“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就;坚持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坚持为民惠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和谐展现新局面;坚持政治统领,党的建设得到新提升。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三区一中心”发展战略,即: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湘黔桂边工贸物流集散示范区、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成湘西南区域中心县。 1.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立足农业大县优势,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2.打造湘黔桂边工贸物流集散示范区。充分利用工业产业、交通和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优化物流网络体系和智能配送网络,盘活要素资源,促进工业和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 3.打造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文化与旅游共兴,深入挖掘雪峰山生态资源和县域文化特色,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以全域旅游为梁,以雪峰山生态休闲游、雪峰蜜桔体验游、历史文化研学游、雪峰抗战纪念游为柱的“一梁四柱”文旅融合新格局。 4.高质量建成湘西南区域中心县。坚持以“三区”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为动力,进一步拓展县域发展优势,着力把洞口建设成为湘西南地区集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文化教育、生态旅游、交通枢纽、商贸物流等发展优势于一体的中心县。 二、当前洞口农村物流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近年来洞口县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上,来势好、成效大、后劲足,但同广东、江浙等发达地区相比,农村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尚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府多头管理,影响市场发育。农村物流发展牵涉到交通、商务、自然资源、农业、邮政、供销等多个相关部门,导致了管理部门不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物流网络体系分散,有些乡镇甚至出现了交通物流、邮政物流、商贸物流、农资物流交叉为农村物流提供服务,但又各自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既浪费了配送资源,又严重阻碍了农村物流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对此,县委、政府必须倍加重视各部门的联动,加强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与物流体系的构建,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指引行业发展方向,防止和避免过度重复建设和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2.政策环境不优,束缚行业发展。一是近几年,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不少政策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譬如:物流园区扩园用地、物流业用地,税费改革后物流业税负不降反升,公路收费、绿色通道、“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上解决;二是建设资金难筹措。目前国家对农村物流方面的资金扶持,除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有专项扶持资金,重点交通枢纽场站、重点冷链物流项目有些补贴外,其他再没有什么资金支持。企业融资由于初期没什么抵押物,金融机构不给信贷指标,企业只能从民间高息借贷,从而增加了项目建设的成本;三是供给侧改革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尚未出台。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早已出台了《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但邵阳市至今还未出台配套措施;四是极少数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依然存在。 3.运营主体分散,市场运作混乱。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县内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物流主体,除原有的交通运输企业、国有商业企业、农资物流企业外,还产生了专门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小件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散户等。我们了解到,各种类型的农村物流经营户遍地开花,农村物流主体数量众多、发展迅猛,但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组织化程度低。目前社会自由式的农村物流供给商处于无行业部门监管,经营行为不规范,与农民也只是口头协议,没有运输合同,货主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其配送工具多为电瓶车、人力三轮车、摩的以及没有营运证的9座以下小型面包车等,属非法营运,导致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4.运营成本偏高,运作效率低下。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产品不容易集聚,使物流运作组织难度增大,造成了农村物流运输不能形成规模,一家一户零敲碎打的格局导致了农村物流投入成本高、盈利空间小;同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造成农产品跨地区销售困难,增加了流通成本,也是农村物流成本偏高原因之一。 5.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落后,支撑体系不完善。一是电子产业园建设相对滞后,电商投资运营环境不优,管理不够规范;二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山区,乡村一级是网络覆盖的薄弱地带,存在“信息高速公路”不畅,网络接通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使得农民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直接影响了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是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技术服务、技术网络管理、金融结算、物流配送、网上税收渠道不畅,问题凸显。 6.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成本居高。农村物流体系不太完善,“四通一达”等社会第三方物流一般只能到镇上,而且取件还要收费;邮政集团等的网络虽然遍布城乡,但在乡村也仅能保障邮件的投递,车辆、人员配置、配送时效和费用都不能满足农产品电子商务快捷的要求,存在着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农产品预冷、分级包装、贮藏(冷藏简易气调和气调贮藏)、运输、批发市场等物流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物流成本非常高,在农产品网络零售中,整个物流成本达到25%到40%;此外,因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目前绝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是在常温下储存流通的,造成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5%至30%,譬如说驰名中外的雪峰蜜桔,就因缺乏足够的冷链物流,导致损耗率较高,销量跟收益不成比例。 7.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洞口尚未建成一个全县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物流信息体系的建设也缺乏总体规划,导致物流业无法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也难以实现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而江西建成天合物流云平台,宁波建成覆盖全市的“智慧物流”云平台,有效促进了物流资源共享和集群化发展,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8.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人才支撑。目前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的主体既有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商贸流通、第三方物流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又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经营户等规模大小不一的组织。但普遍存在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度不高、经营规模小、服务手段单一等弊端,散、小、差现象十分突出。即使处于主体地位的供销、邮政企业,往往也是实力有限,有心无力。缺乏资产实力强、经营规模大、服务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另外,由于农村的空心村现象,使得留在农村中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劳动力非常有限,加之还因工作环境较差、收入待遇偏低等原因,许多物流专业人才不愿在物流行业就业。这样势必造成整个队伍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一批懂专业、会管理的适用型技能人才在本行业发挥支撑作用,从而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9.物流转型升级、绿色化发展压力加大。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倒逼物流绿色化转型。新能源电动车物流车逐步替代燃油车,柴油货车要逐步退出市场。绿色仓储、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集装箱和挂车共享租赁,单元化器具等应用推广,港口码头要治污等,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完善的政策保障。如何减轻发展中的“阵痛”,这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未完待续)(作者简介:肖靖,中国物联规划智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特聘研究员、中国物流学术论文大赛评委,湖南智库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