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关键是市场机制建立
□ 白重恩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未来有比较大的潜力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但在这一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也会增长。同时,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高度依赖化石能源,这给“双碳”目标的实现带来更大挑战。此外,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在碳达峰后30年内完成碳中和的任务,这也意味着时间上的压力。 但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也会带来很多机会。首先,给我国一些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例如汽车产业,我国在传统汽车的某些技术上和最先进的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电动汽车的技术和政策支持方面存在有利的条件,带来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新能源尤其是光伏,中国企业在很多方面包括技术水平等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其次,“双碳”目标推进过程能够有效促进“以低碳促改革”。诸如电力市场,低碳的压力可以推动解决一些过去难以推动、根深蒂固的问题,实现产业的真正变革。最后,“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降低我国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从而保障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另外,气候变化是一个宏观问题,国家要有相关的政策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绿色生产和消费,让企业有更强的动力投入新技术开发和采用,让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绿色产品,关键是要有好的引导体系。引导体系包括定量限制碳排放与价格机制引导,其中价格机制的引导非常重要。去年经济形势要求用电量的增速比GDP增速要快,定量管理无法适应这样的发展需要,引入价格机制例如碳税等,既能让企业生产具有灵活性,经济增长潜力有效发挥,同时还能刺激企业减排。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把价格体系建立起来,实现全覆盖。价格体系建立需要考虑碳税、碳排放权交易、绿证交易等各种因素,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需要统筹考虑。正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要早开始早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