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全媒体记者常河山
林虹等了40分钟,总算“获准”进入超市。超市内人头攒动,一个挨着一个,货架上基本上没了蔬菜。林虹买了些面包、腊肠、早餐奶、酸奶和咸菜,结账等了40分钟才出来。
排队去超市时,林虹只是听到“封控”但并不确定风声,为了以防万一才决定买点吃的备用的。
回住处的路上,途径槐安路附近时,铁路34宿舍小区已“大门紧闭”,门口还停着特勤车,林虹意识到了疫情防控的严峻,心里暗暗为自己点赞,“今天去超市买吃的,买对了”。
快晚7点的时候,来自邢台的一位姓陈的小伙子,正在西三教华星路便利店门口仰着脖子喝可乐。他说,余下的可乐配上洗洁精,可以把锅碗瓢盆洗得跟新的一样。“要自己做饭了。”他呵呵笑着,“听说明天就不让出村儿了。”
果不其然,8月25日晚8点半左右,铁栅栏“咣当”一下上了锁……
林虹听到这个消息后,确认了自己所在的这片1500平方米的城中村,与桥西区其他小区一样,因新冠疫情防控,被临时性封控管理了。
8月26日,早上5点半,疫情防控人员开始拿着喇叭,一个个胡同地通知“大家出来做核酸”。街上排队的人当中,没有及时采购到食品者不在少数。大家边排队边问如何购买吃的东西。
有过2021年疫情经历的石家庄,这次疫情来临时早有预案。
为了减少人们排队等待时间,这个不大的区域设了两三个检测点儿。在每个检测点儿的墙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扫码可以进这个购物群。你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在群里留言即可,有专人来统计并帮助采购。
一个群满了,工作人员就再建一个群……
除了这些一个个逐步建起来的购物群,网上北国超市的二维码也逐渐在人们中间传递、扫描、网上下单……
人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居家支持抗疫。能买到吃的,不再着急的、素不相识的人们,除了打听和提交采购食品的信息外,有的还聊起了天,开起了玩笑。
有人说:“我这里还有点儿肉,自己也吃不完,谁要是吃,可以联系我。”
回应很快就来了,“我这里有几个土豆,送给你,连肉一起炖了吧,炖好后给我盛上两碗就行。”
人们边居家抗疫,边密切关注着这波疫情变化。
河北省卫健委发布疫情通报说,8月27日0时至24时,河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9例,其中石家庄市25例。
而西三教所在的桥西区22例。桥西区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这一天,西三教两次通知人们走出家门,到指定地点排队做核酸。
居家抗疫的时光里,疫情防控人员除了安排人们做核酸,也在密集协调各种生活物资调配,大家也在自助和互助。每个人所加的采购群不止一个。群里的信息分享频次也一个接一个密集发布。
所采购的东西送达的消息,总是让人一次次惊喜。
住在5段7排的耿先生,在群里看到到货通知。他到提货点拎回来6斤土豆、5斤西红柿、3斤面条……
林虹的面条、尖椒、鸡蛋也到了……
28日,西三教这个桥西区的城中村,下了一天的小雨。早晨不到6点钟,人们接到做核酸的通知。不同以往的是,为了更精准筛查,此次是一人一管的检测。
排队做核酸的人们,有熟人间对疫情的调侃,更多的是眼神里的淡定。
排队之际,有个采购群的群主发布了一条消息:需要生活保障包的可以参与接龙,接龙格式(蔬菜份数,手机号,门牌号),我们负责配送到家门口。接龙内容错误,没参与接龙的将无法配送,保障包内含(西红柿约3斤单价2.5元: 7.5元;土豆约5斤单价2.5元: 12.5元;蒜苔两把单价4元: 8元;洋葱约4斤单价2.5: 10元;大白菜约5斤单价2.5元:12.5元;菜花约2斤单价5元:10元;黄瓜约2斤单价4.5元:9元;馒头10个:5元;面条2斤:5元;鸡蛋1盘约3.5斤单价5.7元,加蛋托:21.5元。合计:100元)。接龙截止时间为当天22点整,次日完成配送!
看到消息,有群成员说,要不了这么多,可以少要点儿吗?
这是打包购销,不分开买的。
回应来了。有的嫌贵;也有的说,贵是贵了点儿,不过也行了,特殊时期,吃吧。无论如何,不缺吃的,就行了。
有的群主在群里发布了到货的图片,告诉大家,菜品品质很好,价格跟平时一样……
每天,人们在微信群里不停地互动着生活用品采购与供应的相关消息。居家的日子,时间有时很慢,有时又很快。
8月29日早上6点半,在华星路上,一位特勤人员说,目前社会民生保障物资储备丰富充足,居民生活保障没有问题,这个大家可以放心。只是现在整个市区的人们都居家抗疫,大家提交的生活用品采购要求数量巨大,需要统计、提交、统筹,有个采购、配送和分发的过程,所以,还是需要人们多些理解和耐心。
实际上,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已经理解和适应了国家的防控措施与要求,并积极配和着疫情的常态化防控。无论排队做核酸、前往提货点取生活用品,还是群里的成员交流……人们没有慌乱,更多的是从容地调侃、闲聊。
8月下旬的这波疫情袭来时,人们正在按政府职能机构和疫情防控人员的要求,科学、有序地居家抗疫。大家对战胜疫情充满着信心。正如群里一位叫“涛子”的小伙子所说,疫情当下,困难免不了,但用不了多久,我还会像平常那样骑着电车去上班。
林虹和小陈也和涛子在一个群里。看到涛子打出的那一行字,林虹、小陈,还有很多人,都发出一连串的大拇指,为信心点赞,为未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