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祥
他,勤勉好学,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他,锐意进取,在改革大潮中破浪前行;他,以匠人之心,深耕制造业供应链领域近三十年;他,就是1993年创设飞力达,2011年带领飞力达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昆山市杰出民营企业家,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飞力达)董事长姚勤。
姚勤说:“飞力达自成立至今近三十年,期间历经过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红利期,但始终都心无旁骛,务实扎根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为客户实现价值,飞力达喜欢能够沉下心去打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感觉,也希望自己成为那个可以推动行业进步的‘匠人’,耐心、细致、不因循守旧,始终为中国制造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添砖加瓦。多年来,飞力达一直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定的国家5A级物流企业。”
姚勤与飞力达的不解之缘
姚勤作为公司三位创始人之一,如同他的名字,近30年创业生涯,“勤”字贯穿始终。他有60年代生人的勤勉,也有新生代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接纳,他常跟员工分享:人生唯运动和学习最为关键。他热爱物流,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学生,跟行业学,跟客户学,探寻飞力达可以为行业做些什么,创造什么价值。
2006年,姚勤进入长江商学院EMBA学习,来自哈佛等世界顶尖商学院教授的教诲,以及和许多优秀企业家的共学经历,开始让姚勤思考飞力达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手持彩“链”当空舞。
飞力达2008年6月以前叫“昆山飞力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之后改制成股份制企业,在近30年里,飞力达见证了中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它的成长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的成长历程。怎样理解如今以“智造业供应链管理专家”形象示人的飞力达?用姚勤的话来说,就是“如何更好服务客户、应对需求、解决痛点”的主线,而这条主线,一直贯穿飞力达发展的始终。
2018年,姚勤开始在物流业界遍寻人才,飞力达现任总裁耿昊先生,就是姚勤遍寻业界良才后的选择。耿昊拥有国际大企业管理与业务运营背景,是管理企业的行家里手,耿昊的到来让飞力达再次焕发出生命活力,不论是业务、产品、区域版图的开拓,还是管理与运营中数据化与技术化的推行,飞力达已经在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筑好石、铺好路。
用姚勤的话说,这才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如何选人,把企业传承下去。企业家最关键的是对企业负责,要让企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健康发展、成长,这是企业家的责任。
目前,飞力达期望将自身建设成为全球领先、标杆的智慧物流公司,实现智能化、少人化、无人化、数字化以及绿色低碳运营;建立有感知、可智控、数据与技术驱动的智慧物流园区;利用先进物流技术及系统,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运营。
飞力达管理总仓储面积达88万平方米,持续对传统仓库作业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成功引入自动化智能立体库,极大地提升了仓库作业效率与管理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绑定智能制造业产业链前后端客户,实现多方共赢。目前,自动化仓库占比已达10%,其中“昆山数字化智能仓”更是荣获中国绿色仓库最高等级资质一级(三星)绿色仓库,公司在2021年也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单位”证书。
姚勤进一步介绍,公司将来要建设成为数据科技驱动的智造供应链管理专家,在此战略的支撑和引领下,公司持续不断对物流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优化。在物流技术创新应用上,飞力达相继投入智能化流水线、影像识别技术、视觉技术、AGV、RFID、智能穿戴设备、机器人拣选、无人叉车、5G无人驾驶等一大批自动化物流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进行降本增效,并取得20余项自主研发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公司还在昆山、重庆、东莞打造智慧物流园区,建立共享物流中心,意图打通上下游系统,实现数据联动,辐射华东、西南、华南的客户,协同客户更好发展。“变”已是深刻于飞力达骨子里的基因,为了紧跟趋势,以客为先,飞力达当下正进入新的战略发展阶段。结合市场与行业环境的变化——智能生产、柔性生产,公司提出“助力智造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实现客户价值主张”的新内涵、成为“智造供应链管理专家”的新愿景,欲借力数据和技术双轮驱动,将一切数据业务化,一切业务数据化,促使公司尽快实现从传统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飞力达的战场已从单一客户,转向了行业,公司对服务的认知、手段和采用的工具技术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飞力达经过近30年的励精图治,已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是高端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公司目前主要服务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及其它精密制造业的世界500强企业,2021年拥有总资产达35.95亿元,营业收入69.55亿元。
实现行业、生态、链、一体化
姚勤强调,新的篇章,新的战略,公司将实现“行业、生态、链、一体化”,不再仅限于点对点为客户解决痛点、满足单一客户需求,而是要对客户进行垂直细分,站在行业角度,多点、多产品、多网络,提供解决方案。这是基于飞力达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基于以往多年沉淀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出的新规划。与客户进行智能一体化协同,这条路刚刚开始,亦将是飞力达不懈的追求。
飞力达联合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联想集团、中国电信、重庆邮电大学等单位,打造果园港综合保税区内首条车路协同示范线。革命性的落地实施了“5G+智能制造”无人化供应链协同平台,前瞻性的规避风险,最大化的发挥人力、设备、资本效能,飞力达创建了一个各方均可受益的生态圈,打通与制造工厂自动化产线的流程设计和系统边界。
通过“5G+智能制造”无人化供应链协同平台应用,促使上下游系统深度对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叠加应用,实现数据可视化及柔性生产需求,进而达成供应链一体化和智能化,提升园区供应链智能化服务水平,打造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智慧物流示范园区。提升操作效率30%,操作准确度100%,同时,客户的库存周转率提高20%,工厂零库存管理,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实现降低智能制造企业供应链环综合成本20%,提升供应链配送效率30%的总体成效。
姚勤告诉记者,飞力达通过近30年的沉淀,迭代建设了一套成熟而可靠的供应链协同体系。在内部,通过协同系统实现了操作可视化、作业自动化,强调易上手、高效率;对外,通过与客户系统建立B2B实现数据打通,串联起从客户订单为牵引的供应链需求与服务资源快速匹配的协同体系,有效且可靠的满足了不同类型客户供应链对效率和成本的双重要求。
飞力达飞向海外
姚勤最后告诉记者,近30年以来,飞力达始终跟随客户,配合他们的需求不断进行各种供应链模式的创新,为他们量身定制各种解决方案,已经成为这些客户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以笔记本电脑代工产业为例,笔电每月从昆山出货的数量高到几百万台,且里面近半数的订单需要做到接单后48小时离开工厂,目前这个产量规模以及这个出货时效只有中国制造才能实现保留。我们已经在国内建立了一整套覆盖笔记本电脑原材料入厂物流各环节完整的服务流程,来支持客户的业务发展。
目前,飞力达的很多电子行业客户纷纷向越南、泰国和印度转移产能,调研后发现,当地供应链管理水平普遍落后中国至少20年,他们如何在上述地区做到和中国一样的产量规模和出货时效,可以想象这些客户的供应链将会面临何等的挑战。现在很多客户都纷纷要求飞力达去当地开设公司为他们提供服务,飞力达已经在新加坡、越南和泰国设立了公司,开展国际货运、报关、仓储、配送运输等服务,将中国成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对外输出,设计并提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服务方案,提升当地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供应链方面,建立先发优势,未来即使面对东南亚和印度本土供应商挑战的时候也可以从容应对。同时,飞力达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能力,伴随中国产业链飞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