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物流研究与实践新变化新要求 (下)
——在2023年(第二十二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演讲(摘要)
稿件来源:完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鸣
  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国内各个地区之间,不同行业门类之间,同一产业不同环节之间,用足中国的经济规模优势,形成互为供求关系的规模巨大的新经济发展体系,这个发展体系就需要产业供应链和物流供应链的双重支撑,在这方面是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的。物流的重点研究领域就是服务“三新一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高质量发展,来形成全新的物流服务系统。
  二、新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主要特征及演变规律
  形成全新的物流服务系统,就要关注全球产业链的演变方向。全球产业链演变中有变有未变,所谓的未变,就是近五十年来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五种大的企业供应链发展特征和类型:包括垂直分工型、集中布局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分离型、“工贸”互促型、跨国企业主导型。中国是产业集中布局的典型,就是通过发展外向型产业,形成了临港庞大的产业系统。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就需要从安全韧性、国内大循环提取中国规模经济红利这个层面上,进行趋势的把握,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下的全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这是我们在物流学术研究中需要关注的。
  三、现代物流战略价值体现的理论支点和实践发展方向
  现代物流战略价值体现的理论支点和研究方向转变到了企业的目标是提升效率和扩大规模,要与经济的目标提升效率和扩大规模结合起来,并通过依托物流的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平台经济、门户经济进行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再造。这几年国家连续出台《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现在正在推的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以及“十四五”现代物流规划明确的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城市的城郊大仓基地建设,其实都是希望为效率、效益和价值创造提供足够支撑。中国的规模经济场景能够完成物流的终极理论创造,就是进行物流网络规模经济探索。所以中国怎么样实现各种物流场景下的网络规模经济,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实践必须解决的难题。我们就要围绕着物流网络和网络规模经济来完成现代技术、要素聚集、效率规模的重新构建,形成中国的物流学问,这是我们必须要突破的。
  四、新发展阶段物流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逻辑转换
  要形成一个基于空间重构和模式重构下的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逻辑转换,必须完成基本研究逻辑转换过程,否则我们的理论离实践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的结果是什么呢?研究的人觉得没事可研了,实践的人觉得研究的理论不管用,这就形成了“两张皮”,我们必须完成这“两张皮”的重新缝合,甚至是融合,变成一个向世界展现中国物流理论创新的场景。
  五、新发展阶段物流运行的主要特征及其组织结构
  研究重点就应该在物流运行的特征和组织架构下来完成,就是物流枢纽组织中心、枢纽经济的发展。这是物流网络规模经济提取的重要载体,来完成大通道、大平台、大网络、全链条和新模式,与集成运行主体、现代信息串接技术、物流金融贸易等供应链服务以及枢纽运行和产业发展生态圈的构建,要完成这两个理论大方向的有机融合的过程。
  六、“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设定的主要任务“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在范式上就做了颠覆性的创新。不再是原来的物流枢纽设施建设、企业培育和物流标准化等等这种范式,而是改成了精准聚焦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深度挖掘现代物流重点领域的潜力,强化现代物流发展的支撑体系。就形成了基于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融合,创造全新的产业供应链、物流供应链,以及两者融合的全新价值的一种新表述,这种表述是在宏观上推进物流发展政策的抓手和政策的着力点的彻底性的变化。建议大家有时间、有可能的话,把“十四五”物流规划做一些深化的研究。在加强现代物流支撑体系里面,提到了打造创新实用的科技与人才体系,这一章节是在“十四五”物流规划里用字最多的一个章节,建议对这一块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总之一句话,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在变,我们要实现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物流研究与实践新变化新要求 (下)
  本文所版面
【第 A2 版:新闻】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