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式联运新路径
□ 齐慧 我国高度重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近年来在调结构、促改革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实际成效看,发展多式联运是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我国多式联运跑出了加速度。目前,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有116个。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对行业长期监测统计,从2016年到2023年,铁水联运量从274万标箱增长到1170万标箱,铁路集装箱发运量从751万标箱增长到3323万标箱。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足和压力也不能忽视。一方面,在过去5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徘徊在14.7%,需要寻找新的降本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距离。比如,发达国家的枢纽港铁水联运占比通常在30%左右,国际上联通大陆桥的港口铁水联运量在50%以上,在这些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研究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经验的同时,根据我国物流行业自身特点和变化趋势,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多式联运发展路径。 要探索多元化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国,货运总量最多、品类最丰富、流向最复杂。如此庞大而复杂的货运结构,需要探索多元化的多式联运服务模式,宜铁则铁、宜水则水、宜公则公,灵活组合、合理搭配。 要关注内贸市场“散改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中的集装箱占比仍然不高,日用品、食品等轻工产品,日化产品以及电子电器等产品的内贸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随着新发展格局不断构建和国内统一大市场逐步完善,内贸市场进一步扩大,需要加大“散改集”力度,推动我国集装箱市场从以海运箱为主向“海运箱+内陆箱”内外贸双轨制转变。 要聚焦陆路跨境运输潜力市场。共建“一带一路”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国际通道从过去单一海运通道变为陆运通道和海运通道并举。针对这一变化,要加快推动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陆路跨境贸易快速发展,加强铁路、水运、海运、汽运之间的衔接,为多式联运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 要以装备技术创新应用推动运输组织方式变革。近年来,我国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猛,在交通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等发展,提升了物流效率。当前,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进入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在继续完善设施能力的同时,要通过加强装备创新、运输组织、智能应用,推动运输组织模式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