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自中国经济圆桌会的观察

  □ 谢希瑶 陈炜伟 孙飞 戴小河 胡喆 赵瑞希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最新发布的国民经济“成绩单”中的一系列数据,折射出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态势。
  如何避免认知误区,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各行业如何找准主攻方向?日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围绕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探讨。
把准科学内涵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在刘冬梅看来,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突破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通过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从而提升整个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和韧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科技服务业”“未来产业”——王锦侠在访谈中用三个关键词来分析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颠覆性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的迭代升级,科技服务业为生产力由“旧质”变“新质”提供保障,未来产业则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构筑新竞争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黄汉权说。
  刘冬梅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快速发展期,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在抢抓新一轮经济变革和产业变革机遇。我国科技创新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才能抢抓机遇。
  王锦侠认为,要面向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企业新模式、设备新制造、商业新服务,前瞻部署新赛道、创新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但在基础研究、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科技资源的整合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黄汉权说。
走出认知误区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
“传统产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只适合在发达地区吗?”“新质生产力除了科技创新还有什么?”……解答这些来自基层的问题,专家们表示,应警惕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三个认知误区。
  第一个误区,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没传统产业什么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但传统产业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黄汉权认为,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也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是基本盘,也是我国产业最大底座,约占整个产业80%,如果忽视传统产业,会造成产业的断档。
  刘冬梅表示,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相辅相成、互塑共融的关系,不能把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割裂来谈,如果没有传统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面临断链的危险。
  第二个误区,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只能在科技创新集中的地区。“科技创新集中区域有人才底蕴、技术储备优势,但不意味着欠发达地区就没有机会。”黄汉权表示,中西部地区也有比较优势,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产业禀赋有针对性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可以在传统产业领域引进新技术,通过政策的优惠配套,集聚先进的要素和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要因地制宜、各取所长。”刘冬梅说,各地可依据各自创新水平找准着力点。
  她举例说,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在依靠颠覆性技术突破抢抓未来产业机遇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武汉、西安、成渝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除了做未来产业的研发,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同时发挥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一系列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在依靠技术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个误区,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仅仅是依靠科技创新就行了。
  黄汉权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靠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重视管理和制度创新。如果没有管理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也很难取得突破。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管理和制度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让各类要素顺畅流动
“对新质生产力仍缺乏科学认识”“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有待加强”“对于国际人才创业的服务支持体系还不健全”……专家们表示,实践中一些地方培育新质生产力仍然存在障碍,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创新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前海带来了持续超常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王锦侠介绍,前海累计推出83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93项,广东省复制推广111项。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重点领域改革任务。”刘冬梅说,尤其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任务。
  新征程上,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用好“因地制宜”的方法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有利于自身重塑发展新优势,也将为全球注入发展新动能。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
  本文所版面
【第 3 版:热点】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