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到材料 济源钢铁如何实现战略转型?
□ 王磊彬 23年前,由地方炼铁厂改制而成的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源钢铁)挂牌成立,拉开了济源钢铁快速发展的序幕。 从改制前一家年产不足30万吨钢的地方小钢厂,到改制后年产量400万吨、年销售额近300亿元、累计纳税超过100亿元的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特钢企业,这个中国钢铁界产权整体改制的第一个吃螃蟹企业,从容实现了华丽转身。 近年来,面对市场不断变化,济源钢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升级”撬动“产业升级”,实现了“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战略转型。 特钢产量排名全国第三 对济源钢铁来说,命运的齿轮于2001年开始转动。 这一年,伴随着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挂牌,被誉为其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的高速线材生产线也破土动工。 2021年,在其改制20周年时,纳税突破100亿元。 据中国特钢协会统计,2023年济源钢铁特钢产量排名全国第3位,其中轴承钢排名第2位、齿轮钢排第5位、弹簧钢排名第3位,已经由中国优特钢行业第一阵容进入核心阵容。 2023年,济源钢铁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利润6.7亿元,实现税金5.5亿元。利润总额及吨钢利润处于行业前30位。 2024年1~5月份,累计实现营收107.7亿元,同比减少0.6%;利润2.23亿元,同比增加5.3%;上缴税金2.16亿元,同比增加1.5%。在中钢协统计的企业中,利税总额位列第25位,利润总额位列第27位。 在产品结构方面,实现了“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特钢企业。 从钢企转型为材料企业 谈起公司改制23年快速发展的原因,济源钢铁副总经理周集才表示,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先后建设了国家级实验室、省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研发基地、工程机械用钢技术研究中心、高端特殊钢新材料研发平台,以求在技术上、产品上实现突破。 据中钢协统计,2023年济源钢铁研发费用6.2亿元,行业排名前20位。 2024年元月,由达涅利(世界知名冶金设备制造商)提供核心设备的全球弧形半径最大的大圆坯生产线投产。用周集才的话说,该项目实现了“决策最快、建设周期最短、装备水平最先进、全自动化控制水平全球最高、达产达效最快、可以生产出全球最大规格的大圆坯六项全国之最“,由该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锻造轴承、齿轮、法兰、轴件等,应用于工程机械、风电能源等领域。 据了解,目前济源钢铁正全力实施“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战略转型。 “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钢铁企业都是围绕着用户需求生产产品,已经从钢铁企业转变为材料提供企业。当客户提出什么样的需求企业都能去满足时,制造企业实际上已经转型为服务企业了。”周集才说,现在,客户服务的理念已经发生变化,不仅能帮助客户解决产品问题,还要具备帮助客户突破发展瓶颈的能力。企业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与客户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加大钢材深加工链条升级 据周集才介绍,近年来,济源钢铁围绕周边洛阳、焦作等地的100公里范围内,持续加大钢材深加工链条的升级,先后投资建设了线材改制厂、棒线材连续退火炉、线材离线盐浴、油淬火弹簧钢丝、冷镦轴承钢球、电渣重熔等深加工项目。 2023年济源钢铁深加工交货的钢材超过50万吨,吸引了中钢制品院、巨力钢丝绳、铂固紧固件、力辉钢绳、金五连弹簧等50余家钢产品深加工企业来到济源高新区深加工产业园兴资建厂。“通过不断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建设,2023年省内市场占到济钢销量的70%以上,成为高端轴承、乘用车零部件、液压异形件、悬架弹簧、桥梁悬索用钢的主力供应商,部分产品走出国门,进入‘一带一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年销售半径在100公里以内的深加工交货钢材达100万吨。”周集才说。 下一步,济源钢铁计划投资130亿元,从装备大型化升级改造、特殊钢材料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建设、环保超低排放改造、产品结构调整、钢产品深加工、低碳绿色发展、智能数字化升级等方面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绿色产品开发及评价工作,建设成国内一流的轴承钢、汽车零部件用钢、非调质钢的生产基地;环境绩效达到A级标准,创建省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示范清洁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