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冷库”链通四川农户增收路
稿件来源:裴玉松
本报讯 8 月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的葡萄迎来丰收,但不少种植户却愿意将葡萄运往当地农业冷链物流中心保鲜储存。“冷库可以帮助农户实现错季销售,提升收益。”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农产品仓储冷藏设施建成后高效运行,四川省倡导资源共享,避免出现冷库“用一天闲一年”现象。绵阳市北川县在全县推广“一库多用”“共享冷库”模式,猕猴桃种植户每日电力成本由原来的40~50 元下降到5元以内。此外,攀枝花市东区、绵阳市游仙区、内江市资中县等地开展冷库多主体联建联营,节约装卸场、电力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成本三分之一以上。 绵阳市支持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保鲜库,预计每村每年保底收益不低于3万元;西昌市运用“村集体、社会资本、农户共同出资”模式建设冻库,项目年纯收入100万元……以农产品仓储冷藏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四川省还探索出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新路径。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省内已有近50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机农资、闲置资产、产业基金等参与项目建设。 预计到2025年底,四川省将基本形成县乡村“一张网”和产贮销“一条链”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提升果蔬、肉类、水产品产地冷链综合低温处理率。接下来,四川将聚焦延链补链提质效,持续推进“十四五”后半程产地冷链物流发展。 (裴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