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农产品价格连年上涨中国食材供应链优势凸显
稿件来源:朱睿颖
□本报记者朱睿颖 据央视财经8月5日报道,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8月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泡菜出口量同比增长4.8%,达到2.39万吨,创历年同期新高,美国成为韩国泡菜出口主要目的地。 今年上半年韩国泡菜出口额为8380万美元,进口额为8435万美元,上半年逆差为54.9万美元(约393万元人民币)。 韩国泡菜中国造 从贸易额来看,除2021年外,韩国泡菜自2010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每年的贸易逆差额在366万~4260万美元间。2004年,韩国泡菜进口总量为3.8万吨,到2023年增至24万吨。 近年来,受全球供应链紧张、能源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国通胀水平上行,韩国多种农畜产品价格上涨。 据环球时报4月报道,韩国农产品今年3月上涨20.5%,连续两个月超过20%,其引用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称,最近两年世界粮价下跌30%以上,恢复了稳定势头,但韩国果蔬以及加工食品价格反而大幅上涨,韩国众多食品企业在2023年创下历史最高营业利润。 高丽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姜成镇批评称,韩国食品业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而涨价,但国际原材料价格下降后,他们却不降价。食品价格上涨给韩国家庭和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2023年,韩国秋白菜产地忠清北道遭遇罕见的冰雹,白菜田严重受灾,一棵白菜涨价至36元。据环球时报引用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本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白菜批发价本月可能达到每10公斤1.6万韩元(约合83.7元人民币),较去年飙升19.3%。 今年,受夏天高温影响,业内预计韩国白菜产量继续下降,导致韩国本土泡菜价格进一步走高。专家表示,今年韩国白菜产量可能较去年下降近1/2,伴随本土泡菜价格上涨,韩国对中国泡菜进口依赖度将进一步提高。目前,韩国泡菜年消费量一直稳定在180万吨以上,但韩国自己动手腌泡菜的家庭占比已经跌破三成,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包装好的成品泡菜。 2021年,受市场竞争和白菜产量持续减少等因素影响,韩国约500家泡菜生产商因业绩不佳而停产。为从源头解决泡菜涨价问题,韩国政府拟建两座大型仓库存储大白菜,以确保原料的供应。 这两座仓库将建在韩国槐山郡和海南郡乡村地区,总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可供存放1万吨大白菜和每天腌制50吨泡菜。工程预计耗资4000万美元,2025年完工。 价格成韩国进口泡菜主要原因 目前,中国是韩国泡菜的主要进口国,也是韩国重要的蔬菜进口国。(下转2版) (上接1版)去年韩国进口泡菜近29万吨,进口总额超1.6亿美元。分析认为,价格因素是韩国大量进口中国泡菜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进口中国泡菜单价为每吨569美元,而韩国本土生产泡菜的出口单价则为每吨3513美元。 近年来,韩国食品供应链接连遭受打击,特别是俄乌冲突后,多国粮食出口限制,韩国小麦自给率不到1%,只能被动涨价。巴以冲突带来的潜在石油危机,进一步提升韩国的总体通胀率,韩国食品价格连续上涨,在发达国家中,韩国的食品价格仅次于瑞士。 随着韩国国产果蔬价格高涨,中国蔬菜对韩出口量猛增。韩国关税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韩国对中国大葱、卷心菜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暴增764%和171%,同时胡萝卜和洋葱进口量也出现增加。 韩国食品产业内部人士表示,韩国餐厅一般都会提供泡菜,因此泡菜也成为餐饮业的一大成本,商家自然会选择成本更低的进口产品来替代本土产品。另据韩国财经网报道,受高通胀和物价上涨影响,越来越多的韩国普通消费者也开始购买进口泡菜。 2021年,韩国媒体曾炒作中国泡菜卫生问题。韩国外卖产业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全韩受访的1000家餐饮店,67.9%的韩国商家表示将继续使用中国泡菜。53.2%的受访商家表示,因为在韩国腌制泡菜的成本太高了。18%的餐馆老板表示,就算换成韩国泡菜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卫生。 报道称,韩国进口泡菜99.9%来自中国,而这些进口的泡菜多数来自中国山东青岛。目前青岛市有20多家规模较大的泡菜加工企业,泡菜主要以出口韩国为主。 据环球时报消息,韩国媒体《中央日报》12月26日报道,虽然2023年韩国泡菜出口量增长迅速,但在性价比竞争中渐渐被中国泡菜拉开。 从泡菜出口看中国蔬菜供应链 韩国为捍卫“泡菜宗主国”地位,保护韩国泡菜市场份额,着力在全球推广,打造品牌效益,将泡菜改名为“辛奇”,远赴海外开设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关税,限制中国泡菜进口。 在韩国为了“泡菜宗主国”地位努力的同时,中国泡菜却在悄然崛起。中国泡菜以其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受到青睐。 2020年,中国泡菜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到了1.599亿美元,超过了韩国泡菜的出口额。同时,中国还主导制定了泡菜国际标准(ISO-24220),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泡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泡菜价格飙升,韩国人餐桌压力增大。依赖中国泡菜进口的现状,凸显了韩国食品供应链的脆弱性,也显示出加强本土农业生产,确保食品安全与稳定供应的重要性。 今年5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食材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根据报告,我国食材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食材供应链企业链条逐渐向上游延伸。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崔忠付介绍道:“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食材消费市场,食材的产量约占全球的1/4。,在全球食材贸易放缓的大背景下,2023年我国食材消费市场达到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1%,需求持续稳步地增长。”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蔬菜出口额占农产品总出口额的18.74%,已然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其中出口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重占50%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蔬菜的主要出口市场,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中提出,未来10年,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产量稳中略增,预计2033年产量81045万吨,年均增长0.2%,其中,商品产量63385万吨,年均增长0.5%。蔬菜消费小幅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预计2033年消费量达到61824万吨,年均增长0.5%,其中,鲜食消费占消费量的比例有所上升,将从2024年的43.4%增至2033年的45.5%。蔬菜进、出口量均小幅增加,保持净出口态势。蔬菜价格季节性、周期性波动依然明显,但波动幅度趋缓,总体呈上涨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