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即将试运行
□胡旭阳 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作为四川省的重点项目和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关键组成部分,正规划打造成为全球冷链产品的一级市场。该中心预计将于下个月正式试运行,目前正处于项目建设的收官阶段。一旦投入运营并达到设计产能,预计年进出口额将达到300亿元。在园区中部分已建成的物流区冷库里,早已堆满了来自全球的数百吨冷链产品。 11月7日,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碌不停,每个人都拉满了强度,作最后的“冲刺”。据了解,中心的高标准冷库已实现全温区覆盖,能够满足从鲜肉、水果、蔬菜到高端海产品等多种食材的多样化储存需求。来自巴西、新西兰、乌拉圭、阿根廷的牛肉,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羊肉,以及西班牙、丹麦、俄罗斯的猪肉等进口生鲜,都将通过这里送上四川人的餐桌,并辐射西南各个城市。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3.22万亿元,同比增长3.9%;冷链物流量为2.2亿吨,同比增长4.4%;而冷链物流总收入为2779亿元,同比增长3.4%。 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董事长王俊表示,落子四川的原因在于其交通区位优越、物流资源集聚、发展潜力巨大。四川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拥有亚洲最大的集装箱中心站、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和密集的公路交通网络。2022年,成都作为西部大通道的重要承载城市,入选了“十四五”期间首批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对于冷链物流的好处?王俊告诉记者,冷链班列的开行不仅有效减少了生鲜物品的搬运损耗和聚热失水等问题,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鲜物品的性价比,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同时,这也帮助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成功外销特色生鲜产品,确保了社会经济供应链的稳定。 据悉,整个交易中心已建成配套区、交易区和冷库区。这里整合了冷链产业上下游的所有环节,包括交易、仓储、加工、物流以及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预计下月中旬正式建成营业。“在项目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四川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王俊对未来充满信心,表示将借助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优势,建设成为面向整个西部地区的国际冷链食品交易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