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
2024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竞争力报告(三)
稿件来源:排序

  参与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方面。2024年,中储股份印发《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帮扶工作要点》,申请定点乡镇帮扶资金40万元。
  招商轮船则按照集团统一部署,持续采购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湖北省蕲春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莎车县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
  圆通速递积极推进“德善圆通”建设,通过电商助农、稳岗就业、公益捐赠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快递企业网络及产业优势,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成果。
2025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品牌竞争建议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我国经济预计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不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逐步搭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将深入落实,国内产业“出海”配套的需求不断提升,给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
  我们也需看到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放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给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和决策难度。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在提升品牌竞争力方面,需要积极向智能化、韧性化、国际化、集群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助力中国从“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
  一、向智开拓,打造品牌新质竞争力
  2025年,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将更进一步应用推广,品牌企业需要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形成物流与供应链服务新质竞争力,以此支撑工商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发展。
  提高品牌新质竞争力,需要持续加大对数智化应用的投入,如物流设施数字化改造、安全仓库系统构建、多式联运系统对接、货运资源整合、供应链金融数智解决方案、客户采销系统对接、产业链服务系统等数智化项目;提高品牌新质竞争力,需要拓展人工智能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场景,深度切入数智赋能风险管控、经营决策、客户服务等多元化业务场景,以数智化深度融合生产率提升各个环节效能。
  二、向安谋韧,强化品牌安全竞争力
  2025年,地缘经济摩擦、区域军事冲突等问题还将继续,物流与供应链安全问题成为很多大型客户企业,尤其是国际化客户优先关注的重点。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供应链中断、波动等情况,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企业需强化品牌韧性竞争力,加强风险管理、推动协同合作,进而提高品牌的安全稳定运营能力,多维度构筑品牌可控的利润值。
  提升品牌安全竞争力,需要建立广泛多元的韧性网络。与战略客户共同推动网络覆盖,为客户提供核心业务范围内多网络、多功能物流服务,逐步延伸外延,提升相关产业全链路流通服务能力,掌握核心节点的物流设施资源,全方位满足国内和海外客户持续升级的物流需求。提升品牌安全竞争力,需要综合施策强化风险管控。仔细梳理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等,对行业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搭建风险管控系统模块,实时监测经营数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经营参考。
  三、向海强链,探索品牌国际竞争力
  2025年,“中国制造”或受关税壁垒等影响,加速推进“供应链出海”发展,需要适配的“中国物流”保驾护航,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国际竞争力将更受客户企业关注。
  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需要强化海外市场的品牌营销。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企业需要构建国际化品牌形象,强化海外媒体的品牌营销,结合海外体育赛事等提升海外市场对品牌认知度。与中国媒体结伴出海,讲好中国物流发展故事,打造中国物流品牌形象。2025年,现代物流报将推出“供应链出海”系列活动,持续推进中国物流与供应链品牌出海发展。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需要品牌企业夯实海外服务根基。在物流服务链上强链补链,加快拓展与布局国际运输网络,采用自建、共建、整合等方式搭建等多元丰富的业务组合,实现全链路的综合服务能力、覆盖更广泛的全球化客户群体。
  四、向群集链,加速品牌生态竞争力
  2025年,物流与产业集群化协同发展将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如何集链成群,构建共同发展的生态圈成为客户企业关注焦点。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的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将更受重视。
  强化品牌生态竞争力,需要品牌企业积极推进服务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依托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搭建公共性、普惠性、开放性、共享性、绿色性公共供应链服务平台。以供应链集成服务助力行业生态共赢、协同共生,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命运共同体。
  五、向绿提质,提升品牌低碳竞争力
  2025年,“双碳”行动深入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进一步落实。客户企业对物流与供应链品牌的“含绿量”更加关注。
  提升品牌低碳竞争力,需要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推广绿色设备设施。推动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设备、绿色能源等应用,有效利用新质技术,实现路线规划的智能化,提高仓储作业与空间利用智能化,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透明化管理;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在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各个阶段系统性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发展数智平台赋能。通过集成电子签章、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多项功能,打通产业链上各方的信息孤岛,促进高效沟通;构建“碳足迹”数字化系统单元,通过对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持续监控,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全网碳排放情况。 (完)
图为2024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企业更专注的社会责任(排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
  本文所版面
【第 8 版:行业报告】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