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欧豪赌『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欲竞争『一带一路』?
稿件来源:管一
□ 特约记者 管一 2月24日,意大利与阿联酋达成的罗马-阿布扎比战略协议,以及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凸显了意大利对“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项目的意向。 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在罗马接待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印度声称此次会晤被视为意大利在该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一步。 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 2025年2月11日,以色列经济产业部长巴尔卡特率领由100多家以色列企业组成的高规格商业代表团访问印度。 巴尔卡特表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延续“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构想,并强调以色列在该走廊中的关键连接作用的背景下,以色列与印度计划于今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他将此次访问视为以印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 据《今日印度》2月17日报道,2024年印以双边贸易额已达50亿美元,其中10亿美元来自钻石贸易。此外,以色列是印度第四大军事装备供应国,两国在水资源管理、农业、医疗健康和太阳能等领域已开展广泛合作。 印以官员均表示,双方有望在2025年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色列对印度的出口预计将进一步增长,为两国创造更多商业机会。 此次以色列商业代表团涵盖网络安全、智慧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健康、水资源管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多个领域。访问期间,以色列企业代表与印度塔塔集团、IT行业协会纳斯科姆(Nasscom)、基建巨头GMR集团等企业会面,并参与印度能源周,分享农业、网络安全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创新方案。根据安排,今年晚些时候,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也将率团回访以色列,进一步推进两国经济合作。 2023年9月9日,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在拜登政府推动下,美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宣布推动“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简称IMEC)的建设。 根据白宫发布的谅解备忘录,IMEC的参与国包括美国、沙特阿拉伯、欧盟、印度、阿联酋、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将共同建设两条独立的走廊:东部走廊连接印度与波斯湾(也称阿拉伯湾),北部走廊连接波斯湾与欧洲。该走廊将以铁路为基础,连接港口与海运,同时辅以沿线的电力、清洁能源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各国政府也将在技术、设计、融资、法律与监管标准等方面提供相关支持。 根据谅解备忘录,IMEC有两大目标:确保区域供应链安全,提高贸易可达性,改善贸易便利化,促进欧亚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稳定流通。为印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约旦、以色列及欧洲走廊周边国家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亚洲、欧洲与中东之间的“变革性融合”。 白宫同时强调,签署谅解备忘录仅代表成员国的政治承诺,尚未达到国际条约层级,各方将在未来60天内召开会议,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时间表。尽管IMEC尚未正式启动,但部分外媒已将其称为“新香料之路”,认为它可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然而,这一判断虽然有一定依据,但也可能“见树不见林”。 IMEC面临的挑战 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作为一项宏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旨在加强印度、中东和欧洲之间的互联互通。然而,目前IMEC的资金来源尚未明确,除沙特阿拉伯承诺的200亿美元外,其他参与国的具体投资计划仍未公布。 相比之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累计发放“一带一路”贷款超过4万亿元。 IMEC要想成功实施,需要各参与国在资金筹措、政策协调和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目前,IMEC的具体融资计划尚未明朗,能否在短时间内吸引足够的投资仍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IMEC计划中的“铁路”究竟是指利用现有线路,还是新建线路?目前,美国并未在谅解备忘录中明确说明,预计未来60天内出台的行动计划将提供进一步细节。然而,无论哪种方案,都面临复杂的政治与经济挑战。 印度希望与美国携手推进“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项目,计划在其中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优势。然而,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以印度目前的铁路水平,能否支撑如此宏伟的基建目标? 数据显示,印度铁路公司每年仅能维修约2000公里轨道,而实际需求却高达4500公里。此外,轨道检测设备严重不足,超声波探测器数量有限,列车防撞系统仍处于试验阶段。印度铁路的硬件设施也同样问题重重。由于历史原因,印度铁路网络至今仍沿用四种不同规格的轨道,包括5英尺6英寸的宽轨、1米的公制轨、2英尺6英寸的窄轨以及2英尺的超窄轨。这种不统一的轨道系统,给旅客换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各方观点 特朗普团队(2024年):打造IMEC,取代IPEF,吸纳G7基建合作。 2024年,特朗普团队对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提出批评,认为其过于侧重治理规则,而缺乏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和基础设施投资。因此,特朗普政府计划推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并整合G7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及欧盟的“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以构建一个可与“一带一路”抗衡的跨大陆基建倡议。 为推动IMEC落地,美国计划在2024年2月加强与印度的基础设施合作,重点建设连接印度、阿联酋、沙特、约旦、以色列及欧洲的交通与能源网络。2024年3月,G7成员国将整合欧美和日本的资金资源,确保IMEC成为“一带一路”的竞争性替代方案。与此同时,2024年5月,美国还计划鼓励私营资本深度参与,如华尔街投资银行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以减少财政风险,并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保障项目可持续性。 印度外交部长(2024年12月20日):IMEC促进亚欧中东融合。 2024年12月20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国会质询中表示:“东部走廊连接印度与海湾地区,北部走廊贯通海湾至欧洲,IMEC将促成亚洲、欧洲及中东的历史性融合。”他强调,IMEC不仅是经济合作计划,也将提升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并有助于推动地区一体化。 G20峰会(2023年9月):IMEC倡议正式发布,各国签署合作协议。 IMEC倡议最早由印度总理莫迪与美国总统拜登于2023年9月G20新德里峰会上共同宣布。随后,印度、美国、沙特、阿联酋、法国、德国、意大利及欧盟(EU)达成合作协议,并签署相关备忘录。 根据规划,该走廊将连接印度洋、阿联酋、沙特、约旦、以色列,并最终抵达欧洲,涵盖铁路、输电网络、通信网络及氢气出口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印度希望通过IMEC优化供应链布局,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中东冲突影响IMEC进展,合作于2024年底重启。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仅在IMEC宣布一个月后,该项目即遭遇重大挑战。随着哈马斯与以色列冲突升级,中东国家间的磋商陷入停滞,IMEC的推进计划被迫搁置。 直到2024年12月,该项目才重新启动。阿联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谢赫·阿卜杜拉访问印度,并与莫迪就IMEC的推进达成一致,称该计划为“历史性举措”。与此同时,印度能源企业SAGE正在推进一条1200公里的印度至阿曼海底天然气管道,预计2024年底完成调查后进入设计阶段,IMEC的能源合作部分正逐步恢复。 IMEC对抗“一带一路”,欧洲关注度上升。 IMEC被普遍认为是美国主导、用以抗衡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 2024年6月,印度政府表示,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令人担忧,因此IMEC在海洋安全方面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年7月,欧洲对IMEC的关注度显著上升。由于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欧盟对海湾国家液化天然气(LNG)的依赖度增加,使IMEC在欧洲能源安全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意大利支持IMEC,土耳其与埃及存疑。 2023年12月,意大利正式宣布退出“一带一路”,成为G7中首个撤回支持的国家,并转而支持IMEC。意大利驻印度大使表示:“IMEC有助于中东地区的稳定,并促进共同繁荣。”2024年5月,法国政府也派遣特使前往印度,加强与IMEC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欧洲在该计划中的参与度。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对IMEC持支持态度。2024年6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明确反对该计划,强调:“没有土耳其,就没有经济走廊。”他认为,土耳其作为欧亚物流枢纽,应在国际贸易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而IMEC可能削弱其战略地位。此外,2024年8月,埃及政府也表达了对IMEC的担忧。埃及高度依赖苏伊士运河的过境费收入,担心IMEC削弱欧洲对苏伊士运河的依赖,进而影响本国财政收入。 印法合作升级,IMEC扩展愿景。 IMEC不仅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也计划构建能源供应链,包括天然气管道和氢能运输网络,以强化印度与欧洲之间的能源合作。2025年2月,法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IMEC,马克龙表示:“马赛将成为欧洲市场与印度贸易的重要门户。”随着欧洲对IMEC的兴趣上升,印度也在考虑扩展该计划的影响力。2025年3月,莫迪提出:“IMEC未来可扩展至越南和缅甸。”这一表态不仅展现了印度对全球供应链的布局野心,也凸显其对“一带一路”在东南亚扩张的竞争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