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钠电开启商用车电动化变革
□ 王长尧“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是钠电技术厚积薄发的又一里程碑。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石,将与各项动力电池技术共同支撑起‘电动中国’与‘零碳未来’的宏伟蓝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3月28日于安徽阜阳举行的商用车动力电池技术突破与价值重构产品发布会上表示。 随着全面电动化时代的到来,以乘用车领衔的电动化已走过了大半程,新能源市场正同步开启商用车电动化征程。 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科海钠)在发布会上带来全新的新能源商用车钠离子电池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海星K150”“海星K210”“海星K280”和“海星K350”四款产品型号,前两款产品专为短倒运输场景设计,后两款产品则精准定位于物流运输领域的技术需求。 据产品数据显示,该方案所用电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g,能在20~25分钟快速完成100%充电,且快充模式下循环寿命仍能超过8000次,电池剩余电量测算精度能精准至2%以内,整包快充温升≤10℃,结合-40℃至45℃宽温域稳定放电的性能优势,有效降低电池能量损耗,大幅提升电量利用率,为商用车提供全天候可靠支撑。 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表示,对比现有商用车电池常规方案,中科海钠解决方案总产出大幅提升,总成本显著降低。商用车电池装载量减少,充电时间缩短,让商用车更具经济性,从而实现“少装、快充、多用”三大核心价值。该方案的提出不仅为商用车全面电动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在全球商用车电动化赛道成功构建“钠电标准”。 安徽省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东表示,阜阳市2022年引入中科海钠,建设了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GWh生产线,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并在技术开发和稳定生产、批量供货等方面不断刷新“进度条”,阜阳海钠科技产品优势在各个领域持续显现,行业辨识度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