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场景创新重构竞争格局
□ 张伟唐高林 从DeepSeek国产大模型走红全球到春晚人形机器人亮相,从“独角兽”“瞪羚企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各地密集布局新质生产力,中国正以技术突破和场景创新重塑产业格局。 在江苏南京高新区,一家激光雷达企业正加紧生产。受益于新能源和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其多款测风雷达和智能监测设备2025年一季度产量翻倍。 江苏正通过“5个100”行动,也就是100项重大前沿技术攻关、100家未来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00家未来产业科创园区、100个前沿技术应用场景、100项未来产业标准规范,系统布局新赛道。 持续领跑西部地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东部地区加速推进新业态快速落地,我国的西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同样风生水起。四川绵阳等地一季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持续领跑,成为当地正逐步培育壮大的新质生产力。 从2024年开始,人工智能被列入四川省“一号创新工程”。作为“三线建设”时期重要工业城市的绵阳,科研实力雄厚,工业基础扎实。近年来,当地搭乘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东风”,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我国产业数字科技新赛道 加速裂变扩容 从长三角到成渝双城经济圈,新赛道崛起标志着中国产业正由“跟跑”迈向“并跑”“领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25.5%,以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成为稳经济、促转型核心引擎。 日前发布的《中国新赛道体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5年我国新赛道体系已形成6大方向、28个主赛道和103个新赛道。其中,产业、数字、科技方向的新赛道裂变与扩容正在加速。 新赛道发展受到各大城市高度重视,北京、上海、深圳等围绕“赛道名片”展开差异化竞争,杭州“六小龙”、南京未来网络试验网等成为区域创新标杆。政府、企业与资本汇聚,推动新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