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驱动生产变革
□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是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等重点任务,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 加快农业领域前沿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是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出路。要以产业急需为导向,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和提升,在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培育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一是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提升育种水平;二是推进合成生物、生物制造等技术,推动蛋白食品等新产品发展;三是推广精准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四是攻关智能农机关键部件,推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网联化,降低劳动力投入。 《规划》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全面融合等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切中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要害和痛点难点。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是根本。《规划》提出,要加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建设,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公益科研机构,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构建分层次、有协同、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农科院所及农业高校等主体,应明确职责定位、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协作、避免重复,优化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健全推广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营造良好生态。 促进农业装备全面升级是关键。现代农业机械正逐步替代传统人力与畜力作业,大型农机集成卫星定位、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作业、降低损耗。与此同时,小型、多功能农机及采收机器人对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尤为重要。《规划》提出,加强高端智能农机和丘陵山区适用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实现国产农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地区冲突加剧、资源要素短缺等复杂局面下,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将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引领我国农业强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