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向上“突围”
□ 雷娜牛建高 产业是价值创造的源头,产业兴则百姓富,集群壮则县域强。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必须把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以特色资源为基、科技创新为核、三产融合为径,构建“基础坚实、创新引领、多业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强县、富民根基。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区位、文化积淀、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科学把握产业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培育区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培优培强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内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向上突围。 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聚焦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鼓励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高校院所等组建县域富民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体系,集聚优势资源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与京津的对接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应用场景共建共享,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向“新”跃升。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为载体,创新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康养观光、共享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全链条升级,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就业增加、农民增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县域经济是兴业、富民的空间载体。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必须持续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越、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县域发展新格局,为兴业、富民营造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