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畅通双循环海铁联运书写物流新篇章
  □ 陈雷
  2025年,全球物流格局加速重构,海铁联运作为衔接陆海运输的“黄金纽带”,正以高效、低碳、协同的优势重塑中国经济的物流版图。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今年前5个月海铁联运标箱量突破100万,同比增长超8%;上海港汽车出口量创下月度新高,义乌、厦门等地的业务量持续攀升。这一连串数字背后,不仅是中国物流体系现代化的缩影,更是“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海铁联运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其对传统运输模式的颠覆性革新。相比公路运输,其物流成本降低15%~30%,碳排放减少50%以上,同时依托铁路的稳定性与海运的大运量,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
  这一模式尤其助力高附加值产业“出海”。上海港凭借密集的铁路网络与港口资源,一季度通过海铁联运出口汽车超5万辆,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中欧班列与港口的联动,更让“中国制造”的机电、光伏组件等产品以“中国速度”抢占国际市场。
  海铁联运的提质增效,离不开技术与模式的创新突破。全国推广的“双层集装箱运输”则通过优化装载结构,提升运力30%以上。这些创新不仅破解了集装箱尺寸差异、换装效率低等难题,更推动了全行业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
  中欧班列与“一带一路”港口联动,构建覆盖欧亚的物流体系;黄石、重庆等内陆城市借力海铁联运,从“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与此同时,“绿色化”将成为核心趋势。福建铁路货场实现光伏全覆盖,年减碳12万吨;氢能源集卡、潮汐能充电桩等技术的应用,正重塑零碳物流生态。
  海铁联运不仅是运输方式的优化,更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选择。从福建的“山海协作”到长三角的“铁港直通”,从汽车出海“加速度”到内陆城市“向海而生”,这条“钢铁丝路”正以高效与韧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未来,海铁联运必将成为联通陆海、辐射全球的“中国方案”。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畅通双循环海铁联运书写物流新篇章
  本文所版面
【第 2 版:产业纵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