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20亿吨 畅通“大动脉”通达江海
稿件来源:吴欣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随着内河航道能力的提升,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过20亿吨,同比增长近4%。 我国将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900公里 内河航运是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今年以来,我国正加快内河航道建设。 在长江干流中的荆江河段,正在进行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的水下施工作业。荆江河段虽仅占长江干线航道的八分之一,但长江迂回曲折绕了16个大弯,水浅滩多,来往船舶易拥堵,限制了航道通行能力。今年底航道整治工程结束后,枯水期水深将提升0.5米以上。 据测算,该航道水深每提升0.1米,5000吨级货船可增载约150吨货物,利润可提高约12%。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荆江航道整治二期Ⅱ标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刘晓颖表示,工程建设完成后,荆江河段枯水期的航道维护水深将从之前的3.5到3.8米提升至以后的4.5米,船舶吨级也将从3000吨级提升至将来的5000吨级,通航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进一步降低长江航运物流成本。 今年以来,随着长江、西江、京杭运河有关工程加快推进,预计到今年底,我国将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900公里。 江海直达拓航线降本增效强活力 随着我国内河航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大力发展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通过优化长江、西江等干线江海联运体系,发展一批重点联运港口,培育一批品牌航线。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去年长江干线的江海联运量达到了15.6亿吨,约占长江干线总运量的40%。 近日,在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五期码头,工作人员将从江苏南通抵达的“江海直达13轮”上的化肥转运至外轮上,它们将直接出口巴西。随后该船舶将再度启程前往约45公里远的舟山大鱼山码头,装载超万吨的硫黄运往江苏镇江。这一卸一装,无缝衔接,让大宗商品的周转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舟山市港航与口岸管理局的信息中心,记者看到,江海直达船三角形的图标密密麻麻地标识在长江干线以及长江入海口区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有超20艘次江海联运船舶靠港和出港,航线运行处于繁忙状态。 今年,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的江海联运还将开拓以湘江、资水等为主的内陆河流联运的区域,把现有的江海联运,拓展为江海河联运体系,为内陆城市原材料进江、产品出海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通道。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曹军说,未来将拓展更多的长江港口节点,并依托于这些节点,探索“江海直达+内支流”的江海河联运新模式,这相当于在打通长江物流大动脉的前提下,打通内河航道“毛细血管”。 我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 超过9950公里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智慧航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 目前,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与京杭运河苏北段、赣江、汉江等支流航道以及长江口电子海图实现了互联互通。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已拓展至5606公里。 芜湖华渝航运有限公司“华渝腾飞”号船长张佩成说:“纸质航道图更新慢,使用起来也不方便,还要像翻书一样翻来翻去,它不像现在电子航道图,基本上都会实时更新。” 如今,这张长江电子航道图为“底图”,海事部门打造了智能管理平台,提升执法精准度与海上应急处置能力。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9950公里。江苏、浙江等地实现了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智慧航道建设初步实现了“一图联江海”“一键过船闸”等新的突破。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郭青松表示,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国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到85%,内河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吴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