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安徽如何走出“中部塌陷”,形成“龙头+链群”生态?
  □夏捍东
  2024年,安徽以5.8%的经济增速位列中部省份首位,“后起之秀”安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近年来,安徽以“黑马”之姿突入区域经济版图前沿。2023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增速8.9%,总量跃居中西部首位;2024年GDP增长5.8%,增速领跑中部省份。从“中部塌陷”到工业跨越,安徽的跃迁折射出内陆地区通过创新驱动与区域协作实现后发超越的战略路径。
  十多年前,安徽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面对发展困境,安徽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发挥拥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在深化科技创新、做强新兴产业、扩大制度型开放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方面,转换产业赛道。锁定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举全省之力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优化动能结构。以“科创+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2013至2023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7%提升至42.9%,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量子通信、光伏储能等产业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50%的光伏玻璃在皖生产,产业呈现高端化发展态势。
  安徽在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中形成一定优势,但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如何用好自身禀赋,在区域发展中塑造新优势?安徽乘势而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插班生”转变为“正式生”,积极向“优等生”奋进。一是科创共建融合。深化上海张江与合肥“两心同创”,共建大科学装置集群。联合沪苏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8608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跨省共享。合肥“量子大道”集聚数十家产业链企业,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二是机制共享探索。破除行政壁垒,推进“一卡通办”升级,居民服务事项扩至78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176项。优化跨省利益共享机制,芜湖与上海共建上海临港国际法务区(芜湖)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化解涉外纠纷。三是交通共筑联运。加强“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推动跨省协同运营。四是生态共治先行,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安徽打破路径依赖,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未来,可从多个维度持续突破。下好创新先手棋,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在算力、算法、大模型、基础设施、产业应用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企业梯队,推动“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加快宁淮城际铁路、合肥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等建设,推进皖北与沪苏浙共建“7+3”产业合作园区,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实施水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等重大工程,依托光储产业优势,协同长三角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培育绿色发展增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安徽如何走出“中部塌陷”,形成“龙头+链
  本文所版面
【第 11 版:集群探索】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