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吹响“AI+”行动号角 能源产业打造“新大脑”
稿件来源:王红茹 宋杰
  □ 王红茹 宋杰
  在陕北毛乌素沙漠,智能开采系统使单井日产提升40%,吨煤能耗下降15% ;在长江经济带,燃煤电厂通过燃烧优化,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在黄骅港煤炭港区,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仅一个小时就完成了8000 吨煤炭卸车作业……这是国家能源集团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各产业板块智能化发展的新图景。
  目前,“擎源”已在水电、火电、风电、光电、储能等关键领域成功构建41大智能体,实现发电业务全流程的自动感知、智能决策与精准执行。这一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我国发电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迈入全新阶段。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技术的代表,正深刻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变革。AI除了在互联网领域成为各大公司“标配”,在能源、制造、农业等传统领域,也开始深度融入。在国家能源集团,“AI+能源”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不断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
  从煤矿“无人采掘”到电站“黑屏运行”,再到化工全流程数字化,国家能源集团吹响“AI+”行动号角,火力全开,按下“快进键”。
让AI真正懂发电
  “行业大模型,必须‘懂行业’。”国家能源集团数智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数智科技公司”)研发工程师罗玮的这句话,道破了模型研训的核心。数智科技公司是“擎源”发电行业大模型的建设主体。
  然而,让大模型真正懂发电绝非易事,数智科技公司团队以“数据、意图、工具”为三大攻坚方向,展开技术突围。在数据治理上,团队用8个月时间,从700T原始数据中“沙里淘金”,清洗出450G覆盖文本、视觉、时序、语音的高质量数据集;独创的多模态融合对齐技术,更让模型能“触象鼻、摸象身、听象声”,全方位掌握行业知识。
  罗玮告诉记者:“传统电力领域中,不同业务场景的专业系统因开发标准不一、数据接口各异,常会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用户需反复切换系统登录,数据调用依赖人工导出,新场景开发更要重新来。”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数智科技公司团队开发出能够自动优化工具调用顺序的AutoTOC智能调度算法。
  数智科技聚焦火电核心场景,开发覆盖安全环保域、电力交易域、产调中枢域、设备检修域四大核心业务领域的智能体,用解决真问题的实效,让“擎源”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国家能源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大模型专项工作组副组长高彦超说:“作为国家能源集团‘AI+能源’战略的核心技术支撑者,我们奋力担当数字化转型重要实施者、数字化技术关键提供者、智慧化信息化领域创新引领者,通过打造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树立发电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新标杆,加速实现前沿技术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领域的融合赋能。”
从“单点优化”到“全局智能”
  在北京二环中轴路附近的国家能源集团生产调度中心,调度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可视化大屏上便立即展现出煤电化作业的全局场景。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以煤电化运一体化协同为核心、构建智能化生产运营调度平台打造的基石系统。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部运行分析处经理王安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数字时代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成效——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大模型成为核心驱动力。能源行业大模型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行业知识注入,实现从“单点优化”到“全局智能”的跨越。
  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能源算力应用中心逐步建设,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产业生态逐步构建。我国能源AI产业生态已形成“算力筑基、数据赋能、场景驱动、跨界协同”的发展格局,覆盖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全链条。高校、科研机构与能源企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场景验证”的闭环生态。
“AI+ 能源”已经在多个场景应用
  在能源行业,“AI+能源”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不断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
  在电力领域,AI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损耗,提高了整个能源链路的效率。
  在煤炭领域,2024年以来,我国煤炭智能化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提升至50%以上。AI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煤矿开采、设备诊断、安全预警等方面。
  在油气领域,以“三桶油”为代表的油气化工企业在勘探开发、炼化销售、装备制造等领域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场景。同时,行业也不断推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到智能钻井、检维修、高危作业等场景。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针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AI技术能够精准预测发电情况,优化并网和消纳流程,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接下来,国家能源集团将持续深化5G、AI、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不断推动能源产业向‘安全、高效、绿色、智能’方向迭代,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王安说。(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吹响“AI+”行动号角 能源产业打造“新大脑
  本文所版面
【第 11 版:数智技术】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