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珊珊
日前,海尔集团(以下简称“海尔”)宣布完成对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达”)的战略入股协议股份交割,此举将推动新时达正式融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同日,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装备、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探索“产创研用”政企合作新模式,助力上海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在股权交割仪式上,海尔联合乐聚机器人、睿提智能、钛虎机器人等7家具身智能领域代表企业,以及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产学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该联盟将依托海尔全球领先的家电应用场景和智能制造基地,为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技术提供丰富的落地场景,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
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
双方将围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展开深度协同,打造“云—边—端”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全栈解决方案,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转型。
此次合作基于双方在技术、市场和生态上的高度互补性。
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达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全自主可控运动控制技术的机器人企业,其SCARA机器人出货量全球第四,并在伺服驱动、工业控制器等领域具备深厚积累。
新时达以算法和软件为核心,基于对控制技术的理解和积累,形成了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等三大业务板块,是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种类齐全、市场地位突出的领先企业。卡奥斯则是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六年位居国家级“双跨”平台榜首,主导制定了工业互联网首个国际标准。
此次战略入股新时达,海尔卡奥斯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资源,帮助新时达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实现海外市场协同,提高核心技术壁垒,把握新兴市场机遇。依托已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在智能制造核心工业环节的精准卡位。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的大数据、大连接、大模型的能力,将与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丰富的产品和技术形成深度融合。双方将围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展开深度协同,打造“云—边—端”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全栈解决方案,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转型。
工业自动化是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之一。布局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能够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战略协同,进一步丰富产业生态。
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达的硬件研发能力与卡奥斯的平台化、数字化能力结合,将加速工业互联网从‘连接’向‘智能’跃升。未来,双方不仅要在机器人、芯片等‘卡脖子’技术上突破,更要重构制造业的商业模式。”
电霰科技创始人祝凌云表示,双方的合作应该算是大规模定制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的信号,未来将成为AI+工业互联网商业盈利落地的最重要基础。
AI+工业互联网实践示范
合作明确三大技术攻坚方向:智能化机器人——结合卡奥斯天智大模型与新时达运动控制算法,提升机器人柔性作业精度,实现毫秒级决策优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以海尔互联工厂为样板,复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至化工、汽车等领域;人形机器人生态——联合研发工业与家庭场景的具身智能技术,新时达提供关节模块,海尔贡献场景化AI模型。
新时达董事长纪翌强调:“海尔的全球化供应链与‘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将助力我们突破高端市场瓶颈,加速成为世界级工业自动化企业。”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行业的关键执行单元,其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对于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的发展和生态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信通院工程师孙闯表示,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想真正进入“深水区”,拓展应用场景,必须实现平台与硬件的无缝衔接和设备的高效协同;另一方面,随着具身智能的技术爆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海量数据和算力支撑可以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缩短智能机器人的开发部署周期。当前,企业利用投融资、并购等方式构建“平台/智能+硬件”的组合架构,可以快速帮助企业构建更加完善和正循环的研发—生产—应用生态,加快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市场渗透率和增强产业链韧性。
从国产替代到全球拓展
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中国工业互联网进入“硬科技+软生态”双轮驱动的新阶段,为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样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超40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1500亿元。
深圳东风环境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双表示,海尔通过收购新时达,进一步巩固了在工业互联网生态领域的领先优势。这将加速中国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海尔在家电领域的机器人布局也在持续推进,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海尔兄弟机器人科技,重点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