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立体交通突破性成就加速书写现代化新范式
稿件来源:毛晶慧
  □毛晶慧
  “十四五”规划作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首个五年蓝图,其战略核心交通强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跨越。7月21日,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表示,这五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交通网络的立体化延伸,实现中国经济地理版图的系统性重构。当“轨道上的城市群”与“世界级港口群”交相辉映,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交通革命重塑着国家发展的空间逻辑。这场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航线、邮政网络共同编织的立体交通变革,早已超越单纯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重构力量,更是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战略引擎。
  从万吨货轮直达武汉的黄金水道,到穿越天山仅需20多分钟的天山胜利隧道;从“6轴7廊8通道”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到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要素流动成本的系统性降低与配置效率的革命性提升。当西藏东南地区因拉林铁路告别“铁路盲区”,当云南边陲通过中老铁路接入国际物流网络,曾经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屏障被逐一打破,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物理基础由此奠定。这种空间重构不仅改变了资源流动的轨迹,更重塑了产业布局的逻辑,使生产要素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组合。
  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设,加速催生全新的经济发展范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一,城市公交线路总长度达到175万公里,这些数据折射出城市空间利用效率的提升;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15%,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标志着物流体系的智能化转型。更为深远的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正在孕育“智慧交通”这一万亿级新兴产业。当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从概念走向现实,交通系统已不再是简单的位移服务提供者,而成为数据要素流动的载体和创新应用的试验场,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交通网络还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使命。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的提升,使得农产品的上行通道更加畅通;西部地区交通“留白”的填补,全国3万多个乡镇、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这种“毛细血管”级的交通覆盖,不仅改善了边远地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更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拓宽市场半径,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支撑。
  回望五年历程,中国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印证了一个深刻命题: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化人”与“化物”的双重进程,而交通正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基础性媒介。从“人享其行”到“物畅其流”,从物理空间的连接到发展机会的共享,中国正通过立体交通网络书写着现代化的新范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立体交通突破性成就加速书写现代化新范式
  本文所版面
【第 3 版:热点专题】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