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八部门破题“最先一公里”
顺丰易田深圳上演农业数智化“三重奏”
稿件来源:常河山

  近年来,农业数智化和科技赋能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多源感知、智能调度、区块链溯源、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农业供应链实现了全链路智能化管理,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系统性重构,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本报记者 常河山
  在大樱桃高峰采摘时段,顺丰冷链三轮车,全面投入到了山东烟台大樱桃主产区。
  按需调节冷藏、冷冻多档温度,在果园大棚和专业市场,冷链三轮灵活穿梭。
  大樱桃刚采下,即刻完成预冷,搭配冷链中转笼等高科技恒温设备,依托“天网+地网+信息网”综合物流网,从采到寄无缝对接,保持了樱桃新鲜度。《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下称《行动计划》)在提升农业供应链组织水平中提出,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业各领域各环节数智化转型,夯实农业数智供应链发展基础。
  在农业数智化供应链建设方面,顺丰、四川易田集团和科技之都深圳,纷纷涌现出新的探索实践。
生鲜全链路数智化
  在樱桃产区,凭借多源感知技术、云端智能调度系统及智能算法,顺丰无人车在分拣中心与配送站点高效运送。
  智慧地图实时优化运输网络,辅助果农快速定位最近揽收点。城镇揽收点的全自动高拍仪,集自动扫描、称重、打单等功能于一体,提升了中端揽收时效。
  为推动荔枝全球化,顺丰在前端、中端和后端,都做足了功夫。
  从修剪杂枝、自动分拣、预冷降温到收派均标准化作业,通过包装锁鲜,将荔枝保鲜期延长至72小时。通过整合全货机、冷链车、高铁等多元运输方式,形成“场地直发+专业包装+运力保障”全流程保障,成为荔枝开拓全国级海外市场的物流支撑。
  为让从枝头到舌尖“仙居杨梅”更新鲜,顺丰用“全货机直发+优质散航”作为运力配置,新增全货机覆盖26个省份流向,总运能达1000+吨;散航资源覆盖19个省份流向,“温台航”三机场每日可获取700+架次散航。
  在仙居杨梅主产区,顺丰打造了3万平方米的专属中转场,布局了700+个揽收点,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实现杨梅便捷寄递。
  深耕农产品电商服务,围绕客户场景打造“智慧物流平台”,顺丰通过融通上下游渠道,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产地直采+即时配送”模式,并不断迭代“销果裹”小程序,让产地、商家和消费者融成一个智能化的产销链。
  依托“育、产、销、运、管”全链路服务,顺丰已累计运营50多个特色项目,覆盖超百种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数千亿元。
  顺丰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在未来,顺丰将继续深化“快递+产地”模式,推动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与智慧化物流深度融合。
人参果产业链重塑
  《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打通农产品供应链“最先一公里”。
  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易田集团先后搭建了“易田购购”“乡食念”等电商平台,成为“家用电器下乡,农特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
  此举带动了30000多家实体门店转型升级,农户直接对接市场,农产品供应链“最先一公里”得以畅通。
  易田集团在云南石林、师宗县以及四川凉山州甘洛县等地,建立了人参果种植基地,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种植基地实时监控和管理。
  甘洛的人参果种植基地的“育、产、销”一体化路径,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0000余个,1000余农户增产,还实现了25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在云南石林等地,易田集团建立的人参果分拣中心和加工产业园,通过数智化改造,实现了人参果分拣、加工和包装的自动化。
  目前,易田集团在云南石林、师宗县分别拥有2500亩、2000亩人参果种植基地。在甘洛县拟栽种1000亩人参果作为孵化基地。
  三大片区基地均位于适宜人参果生长最佳地域,海拔、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据估算,每亩按照1500株栽种方案年产量8吨左右,总产量已达数亿斤。
  在云南石林人参果基地,易田集团还设有400平方米的组培脱毒中心、80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以及400平方米的加工产业园,设定了24个门类分选处理标准,通过线下线上融合搭建的产业链、供销链,已逐步建立起连通上中下游的“采、配、销”一体化的人参果产业数智发展体系。
  谈起未来,易田集团董事长滕德素表示,力争5年内将甘洛人参果栽种面积扩大至万亩以上,带动万人创业就业,实现经济价值5亿元以上;因地制宜推广至凉山州各适合县,扩大种植到20万亩;将人参果产业延伸发展至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上市公司,创造中国人参果第一品牌。
技术之都的农业破局
  作为科技创新之都的深圳,农用地稀缺,但其技术、资本和市场需求优势显著。
  利用高科技作为强力支撑,发展农业产业数智供应链,可以有效落实《行动计划》,提升农业供应链组织水平。
  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主任、供应链优化与物流模式创新研究所所长孟军齐副教授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可以从空间高效利用、生产管理智能化、区块链溯源与品质保障、优化供应链与零浪费模式四大方向重点突破。
  高效利用空间方面,可借鉴“工业上楼”理念,建设垂直农场和植物工厂,采用多层立体种植,结合LED光谱调控、水培/气培技术,最大化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试点屋顶农业、地下农场等创新模式,盘活工业园区楼顶、地下停车场等闲置空间。
  积极推动管理智能化方面,可利用无人机和多光谱成像技术巡检作物长势,结合AI图像分析,实时监测病虫害和营养状况,并通过物联网(IOT)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光照、CO
2
  浓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环境,优化水肥一体化灌溉,同时引入采摘机器人、自动播种机等自动化设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标准化。
  孟军齐表示,依托腾讯、华为、顺丰等企业的区块链技术,搭建“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溯源平台,可覆盖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全环节,并结合深圳高标准认证体系,强化供港蔬菜的品质优势,可向全国推广深圳数智农产品品牌。
  在利用区块链溯源确保农产品品质保障之际,还可以通过不断供应链优化,推动零浪费模式落地。
  在生产端推行“预分级+标准化包装”,在采收时即完成分类、清洗和包装,减少流通损耗,在流通端利用美团、盒马等平台的大数据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管理,降低生鲜滞销率,在零售端推广智能售货柜和无人超市,结合动态定价算法减少尾货浪费。
  相较于顺丰和易田集团以及深圳市,各企业各地均有各自特色,在推动农业数智供应链建设落地实践中,立足因地制宜、因企而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融于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盘子上,进行顶层布局和协调发展,事关全社会降本增效,事关农产品产业未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顺丰易田深圳上演农业数智化“三重奏”
  本文所版面
【第 5 版:行业热点】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