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科技以技术创新赋能“智慧”检修
稿件来源:王杨范 俊慧
阅读提示 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稳定运行,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检修公司以科技创新赋能系统检修,推进智能化改造和关键设备国产替代,助力氢冶金高效运转。1~7月攻克难题60余项,实施智能改造百项,利旧设备百余件,节约成本近200万元。技术创新正为绿色冶金注入澎湃动能。
□ 王杨范 俊慧 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投产至今连续安全稳定运行,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发展,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检修公司升级氢冶金系统通讯网络、利旧修理关键设备等,以技术创新赋能“智慧”检修,助力氢冶金高效运行。 1~7月份,该公司成功攻克氢冶金产线难题60余项;实施智能化改造100项,设备国产化替代达到86%,产线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科技赋能助力氢冶金智慧升级 更换网头、修改IP地址、链接通讯协议......张宣科技氢冶金电气室内通讯柜的绿灯频繁闪烁,马保牌交换机的串联结构升级为并联运行模式,工艺气压缩机故障率直降90%。 聚焦科技创新推动氢冶金高效运行,该公司锚定技术升级、节能降耗等核心任务,加速提升产线维护能力,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为生产流程更加顺畅注入稳定强劲新动能。 氢冶金工艺气压缩机的串联网络控制结构单一,易产生信号中断,是影响高效生产的潜在隐患。为此,该公司全面梳理油泵、油雾风机、增压水泵等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网络控制结构,以新增一条DO控制回路的方式,为网络系统加上“双保险”。同时,针对通讯网络串联结构的脆弱性,将其升级为并联方式,使每个设备的通讯回路均与MOXA网关相通。“精准攻克抗风险能力薄弱、控制回路冗余不足等问题,通讯网络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该公司技术人员言语中难掩欣喜,这仅是智能化升级的缩影。 该公司依托“问题快速响应—团队协同攻坚—方案精准落地”的协同攻坚体模式,快速完成竖炉VS2阀连锁时胶圈易损坏的问题、新增阀门限位条件,使设备稳定性提升80%以上、故障率降低70%、安全性能提升90%;优化氢冶金核心区控制器、升级涂覆系统程序等18项自主攻关,助力技经指标提升。 此外,该公司创新“问题排查、方案制定、模拟测试”的全流程设备智慧升级方法,氢冶金相关电气设备可实现在线模拟运行,设备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 巧思焕新解锁降本增效密码 “红、黄、蓝、绿”颜色交融的电容密密麻麻地摆在试验台前,几名职工用砂纸快速打磨有些氧化的引角,电容重新焕发金属光泽……零部件很快被装入电路板,一台利旧修理的变频器“整装待发”。 7月份,张宣科技检修公司通过“修、配、改”工作利旧备品备件,深度挖掘降本着力点,提升职工操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氢冶金运行成本。 “变废为宝”并非个例。该公司本着为氢冶金高效生产提供稳定设备基础的原则,利旧多种闲置设备,打造零部件“粮仓”,改造控制箱及除铁器应用于氢冶金成品作业区139皮带,既强化了皮带防护,又保障了供料的安全可靠;修复超过10万元价值的仪表,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温度、压力、流量检测;通过技术改造利旧长流程高炉通用备品备件,赋予新场景应用,利旧设备百余件,节约费用近200万元,利旧率超50%。 此外,该公司将氢冶金系统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作为降成本的“重头戏”,针对进口设备费用高、适配难等问题,实施技术对接、系统优化等专项攻关,在以国产HART仪表与艾默生DCS系统替代为基础的条件下,实现快切阀、调节阀、火焰检测仪元件等进口替换的“连锁反应”,使设备采购成本降70%以上,系统稳定性提升超90%,打破进口依赖。 实践证明,张宣科技检修公司以突破常规的思维和方法、大胆尝试的勇气诠释着对氢冶金设备前沿技术的创新,在探索降本、提效能的新路径中贡献着检修力量。(作者单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检修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