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协会代表、上海组合港管委办原主任徐国毅: 携手共绘北方水运新图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内河航运以其运能大、成本低、能耗省、污染小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运输结构调整、落实“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绿色高效的内河水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北方地区,特别是以京杭运河为骨干的北方内河水网,拥有广阔的市场腹地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相较于长江、珠江等黄金水道,北方内河航运在航道网络化、船舶标准化、港口现代化、联运一体化等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如何突破瓶颈、补足短板,充分释放潜力,将像济宁这样的核心枢纽打造成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的“北方内河航运中心”,这不仅是山东或某个城市的目标,更是优化国家内河航运网络布局、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围绕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 强化航道网络,畅通“大动脉”。持续提升京杭运河等骨干航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支线航道升级连通,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体系。 提升枢纽能级,做强“硬支撑”。支持济宁等枢纽港口深化专业化、规模化、智慧化建设,拓展多式联运功能,打造高效的物流组织中心。推动港口与产业、城市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推进智慧绿色转型,激活“新动能”。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河航运全链条的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广新能源船舶应用,建设绿色港口航道。 深化协同联动,凝聚“强合力”。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在规划统筹、政策协同、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等方面下功夫,共同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更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期待济宁能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实践探索,在北方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示范。 中国港口协会作为全国港口行业的桥梁和纽带,始终致力于促进港口与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平台作用,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诉求,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为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崛起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