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磊: 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
稿件来源:孙艳平
□ 孙艳平 8月8日~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举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磊在产业发展主论坛上表示,北京亦庄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将打造全域人机协同、产研共融的全域实训场,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和北京市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北京亦庄已集聚星海图、北京优必选、安川首钢等知名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打造了核心零部件+人形、工业、特种、医疗、协作、物流机器人——“1+6”产业体系,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百亿。“我们打造了龙头引领的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完备的产业创新平台、要素集聚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产城融合的产业发展空间,已正式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王磊表示。 北京亦庄还将全环节布局人形机器人高水平制造。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中试量产工厂,提供技术转化、工艺改进、型式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服务,强化人形机器人共性制造服务能力,探索高水平“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柔性生产模式。同时,北京亦庄搭建供应链快速响应平台,提供标准件快速物流、非标零部件快速打样等服务,提升机器人研发生产协同效率。 从研发生产走向市场应用,北京亦庄目前已在工厂、学校、医院、公园等场景,实现超千台机器人应用。如何加速推动产品落地?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明确,全场景赋能机器人产品规模应用。北京亦庄深化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今明两年逐步释放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需求,其中超千台为人形,应用场景覆盖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产业园区、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电力巡检、市政管理、社区物业等社会经济重点领域。 为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加速产业发展,北京亦庄制定了《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每年投入2亿元,围绕软硬件技术创新、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新业态链条培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精准化、大力度政策支持,助力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在亦庄创新发展。其中,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供应链响应平台支持等8项政策为全国首创。 王磊表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北京亦庄将以更优质的环境、更高效的服务、更精准的政策、更完备的生态,建设全球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