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五化”物流在中国(下)
——“工业文明结构链创新-危机”与第四次物流结构性变革
  □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单元庄贾映谦秦凯
  三、“五化物流”与中国
  中国现代物流业与西方建立在私有制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物流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即国家宏观物流运行在整体物流运行中具有制动制导影响全局的地位和影响力,由此决定了在“工业文明结构链周期”运动过程中,应对“物流结构性危机”的宏观举措——包括物流政策和宏观物流理论研究等等,具有制动制导影响全局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种宏观总体应对举措原则包括——
  ——宏观物流结构性制度创新是关键
  透过“文明结构链创新-危机周期”可看到,技术创新本身就是双刃剑。在可见的未来,以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量子力学等为技术标志,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轻型化为产业标志,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已降临,技术和生产力以几何倍数增长,产业和就业结构,特别是多元利益结构正面临一次全球性大调整,由此引发全球社会分裂、区域矛盾、种族冲突,愈演愈烈。历史证明,预防和解决结构链危机的根本办法是超前预警防范熨平危机的制度创新。如果没有及时制定合理公平的制度或政策,不仅会使社会各群体间鸿沟加剧,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分裂;而及时合理的制度创新则可大大延缓社会矛盾的爆发,缓解结构链危机。
  由此,应对“结构链危机”进行全球性制度重构,建立矫正经济社会制度文明滞后于技术产业文明进步,抑或“制度文明理性”滞后于“技术工具理性”的社会制度体系,对于防范周期性危机,维护文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知识结构创新再学习是出路选择
  加快知识结构调整和新兴岗位的培育。新兴岗位的从业者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从事创新知识或产品普及、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掌握相关产业的相应知识,具有很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水平;另一类属于应用创新成果从事相关产品生产的操作型劳动的技术工人,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具有很强的专业生产的操作能力。
  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满足对于熟练工人的需求,同时减少人力闲置。
  建立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扩大知识技能面, 使之及时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
  一方面,改善既存的人力资本质量,即对于就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对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培训;另一方面,则是改善潜在从业人员的供给质量。相对于在职培训来说,对于潜在从业人员的就业前培训更为重要。
  此外,应改变职业教育呈学历化发展的趋势,使教育更加符合行业发展需要。
  ——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缓解技术结构性失业
  政府应设置企业智能物流技术更新激励奖励条例,以充分实现就业为指针,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引导。增强吸纳失业人员的能力;加强宏观引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结构趋同的现象出现。
  ——建立国家、地区、行业物流智能化推进管理机构,合力推进物流业发展
  设立物流专业管理部门,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商务、发改、工业、交通、邮政等各部门分别承担一部分管理职能,造成物流业多头管理和条块分割的乱象。完善物流产业发展中重大事项的及时研究和决策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完善与物流业发展相关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加强政策、措施的协调,形成合力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保障产业运行和发展的有序和安全。
  ——推行智能物流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
  包括: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到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失业工人提供安置费;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使求职人员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制定各种培训计划,使工人的知识更新与技术发展同步进行,以适应新职业的需要;提供更好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供求预测;提供公益性服务, 帮助失业人员。如: 免费提供转岗培训, 对不利群体实行专项管理, 提供临时工作等。
  ——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型岗位并重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和一般技术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这一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传统技术和一般技术仍然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一般的传统岗位,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亦是逐步萎缩,而不是突然消失。这些岗位具有劳动密集的特征,能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其保留和发展能有效缓解技术结构性失业。因此,将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型岗位并重,既可顺应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又可缓解就业压力。
  此外,促进劳动就业智能转化市场;设立中产阶层利益取向评价机构;物流行业工作者心理承受力检测评价体系;制定“物流智能化劳动法”;设立智能化技能转型基金;规定物流企业设置技术转型基金;提高物流业土地租购占用金比例,促进大量低效被占用土地转向转型以及制定激励产业技术阶层知能技术转型培训政策、制度。等等。
  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当前的中国,应重视如下一些方面——
  建立国家、行业性、强制性的智能更新制度;创建中高职物流实用智能技能教育体系,推动进入物流行业再学习再就业制度;
  推动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支持和鼓励新型物流服务的发展,加快对传统物流服务行业的整合和带动,使之成为物流产业创新的主导。加快促进物流设施装备投资与经营的专业化,引导和促进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知识创新服务、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型物流服务及相关行业的加快发展,为物流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资源要素支撑;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实现全面物流创新提供技术保障。注重推动物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电子商务创新,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面向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开展流程再造、功能重组、一体化运营等更大范围的管理创新和服务手段创新,为物流企业实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促进多元化物流组织创新。加快大型物流企业发展,促进中小物流企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功能平台和服务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共性服务和创新来源。
  加快物流方式创新,促进物流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及运行效率提升。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在基础设施、物流装备、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对接和统一,着力推动不同运输行业的服务主体延伸服务、合作联盟和兼并重组等;
  推动集成创新,加快形成现代化物流体系。加强物流装备、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对接统一和集成创新,逐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以大型物流枢纽城市为支撑,促进一体化的全国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形成。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释放物流创新活力。加快推进物流创新发展,必须着力破解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国物流创新的体制机制约束,让市场发挥优化配置物流资源要素的决定性作用,释放物流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物流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建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及部门间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协同推进、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行业协会合作联盟。依托合作联盟大平台,开展行业共性课题研究;
  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推动资金投入机制创新。调整传统的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式为主的资金支持政策,通过创新投资基金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搭建资金和企业对接平台;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以点带面。发掘一批模式创新、技术先进、市场效应好的创新企业,并通过搭建政府、企业、协会、学校合作交流平台,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推动市场供需对接,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总之,为应对未来新一轮的文明结构链危机,制定公平、合理、国际化、有预见性的制度机制是最切实可靠的解决之道。(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五化”物流在中国(下)
  本文所版面
【第 A7 版:企业】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