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持续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畅通经济“血脉”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
  □王丽娟
  物流业可谓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血管”,如何让“血管”更畅通,关系着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以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目前我国物流业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意见》提出的降成本措施有何亮点?下一步降成本空间在哪些方面?为此,记者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进行了专访。
  记者:物流成本高是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目前物流业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魏际刚:近些年,中央及有关部委、各地方政府一直下大力气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目前已经取得不少效果。但部分领域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出现阶段性上升,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全社会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现代流通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物流标准体系、应急物流体系等不完善,同时国际物流体系也还不完善。二是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单位GDP的物流费用支出较大。三是企业的物流装备、技术、管理、组织、人员、信息、包装等水平有待提升。四是物流企业规模小,小散弱,彼此缺乏合作,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五是税收、交通、海关等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
  记者:此次《意见》从六方面着手来降低物流业成本,这些措施有哪些亮点?
  魏际刚:这次《意见》体现了系统性、针对性、适时性。亮点有几个方面:一是以关键环节改革促物流业降成本。改革内容涉及工商登记、物流市场秩序、超载超限、城市配送管理、通关便利、铁路货运改革等。二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包括税费优惠、降低公路收费水平、规范海运口岸收费、优化收费管理等。三是通过促进互联互通,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包括信息互联互通、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多式联运,促进物流标准化。四是把握发展趋势。例如促进物流网络完善,促进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发展,促进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等。
  记者:有数据显示,在道路货物运输总成本构成中,油耗、通行费占比约为50%。近年来公众对油价高、通行费高引起物流业成本高的问题议论较多,您对此有何看法?
  魏际刚:油价与公路收费价格总体上还有下调空间。我国是全球最大能源生产消费贸易大国,拥有全球最长的收费公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会体现出规模经济效应,因此价格制定上应该体现出经济性。能源、交通主管部门在发展战略制定上应该平衡好“促进油气行业发展、高速公路发展与全社会物流降成本”的关系,制定出更能够体现国民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多方共赢的汽车价格、高速公路收费价格的形成机制。
  记者:要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将是一项长期工作。下一步降成本空间在哪些方面?
  魏际刚:物流领域范围广,从干线、支线到末端,从线路到节点,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国际,与各行各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全社会物流资源极为丰富,但互联互通性差,全社会协同效应不强。标准化、组织化、数字化程度低。国际物流短板明显,供应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秩序还不规范。
  全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的下降还有很大空间,只要我们在政策上系统设计、精准施策,物流降本增效就会取得更大效果。一是从物流各环节降成本。各个环节均有降成本的空间,但大部分环节将来降成本空间将会越来越变得有限。二是通过促进物流资源与要素的大协同、互联互通、数字化、绿色化、供应链化、国际化等来降成本,这方面未来降本增效的空间是很大的。
  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物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痛点,适时进行政策调整与优化,促进物流业朝着体系完善、结构优化、安全高效、质量改善、功能提升、创新驱动、协同融合、全球连接、科技智慧、绿色循环等方向迈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持续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畅通经济“血脉”
  本文所版面
【第 A4 版:专访】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