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全面建成,将开启多大市场?
据统计,近10年来,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约20%,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人民币,下同),2020年将有望超过4000亿元。外界对北斗应用颇为关注,全面建成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又将开启多大的市场? 以用促建:国内应用硕果累累 卫星导航系统与民众生活联系紧密。北斗系统工程立项之初便确立“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确保“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现如今,北斗应用推广成果丰硕,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已经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正在不断显现。 交通运输是北斗应用的主战场之一。截至2019年12月,中国超过650万辆运营车辆、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用北斗。中国建成全球最大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正向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海、航空运输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纵深推进,提升中国综合交通管理效率和运输安全水平。近年来中国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约50%。 目前,中国已构建起集芯片、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北斗产业链,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国产北斗芯片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截至2019年底,国产导航型芯片出货量已超1亿片,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高精度板卡和天线已输出到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开放合作:国际应用加速落地 中国始终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 北斗应用加速落地海外。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得到成功应用。2018年中国还在突尼斯建成首个海外北斗/GNSS中心。 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卫星导航领域国际合作,步履坚定、成果斐然。北斗的双边合作走深走实。中俄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为中俄互建监测站等合作提供组织与法律保障,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实现信号兼容;中美实现北斗和GPS系统信号兼容与互操作;中欧深化开展频率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北斗的国际标准也在快速推进。目前北斗成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北斗全球信号标准已完成国际民航组织绝大部分指标验证。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已经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向全球发布,正在推动北斗新信号标准升级。 万物互联:“北斗+”应用前景广阔 北斗作为国家重大空间基础设施,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就如同电、无线网络一样,必须通过终端服务来实现价值。因此,“融合发展、万物互联”一直是北斗应用推广的基本方针。 北斗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万物互联,“北斗+”应用可让生活更便利、更精彩。 据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已经有70%以上提供北斗服务。共享单车配装北斗终端实现精细管理,牧民坐在家里就能通过北斗项圈放牧牛羊。通过“北斗+支付”,能对1秒钟内成百上千的股票、车票购买申请进行精确排队,按序办理。 目前,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五大产业区。面向未来,北斗应用发展还有无限可能和广阔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