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货值近2000万美元的汽轮机部件,日前在上海吴淞码头装船启航,发往孟加拉国。该公司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电力建设设备物资已成功进入中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23个国家,且货物主要从上海出海,今年前7月出口设备已高达15万吨,持续保持增长。
为保障这些重点项目货物出海一路通畅,吴淞海关已形成完备的“一带一路”重大项目跟进机制,并设置“一带一路”专窗,量身定制个性化通关方案。也就是说,吃上了小灶。
这小灶还真香!比如,为便于装运,许多出口“一带一路”沿线的巨无霸设备都会拆解为大量零件,这给出口监管增加了难度。为此,吴淞海关特别组织业务骨干,提前对项目的工期资料、施工进度、设备的装卸和运作原理进行研究,提前指导企业清晰规范申报,以确保后期通关畅快。
考虑到“大家伙”行动不便等特点,海关还设计了随到随查、视频巡查、船边直装等便利举措。前期,一艘价值5亿元的国产液化天然气(LNG)再气化驳船,出口前往非洲加纳特马港,由于“吃水”较深,无法在港口装载,该驳船在宝山锚地被装载至中远海运2万吨级半潜船“康盛口”轮上,由吴淞海关安排交通艇至宝山锚地,配合无人机使用,对装载作业实施监装监卸,实现了船舶装载与海关通关的无缝衔接。
据悉,上海正日益成为我国大型基建设备出口“一带一路”的主战场,前往埃塞俄比亚的变压器、出口约旦的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用管束,以及用于雅万高铁的盾构机等,多从上海罗泾、张华浜、吴淞码头出发,远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全国出口比重已超过30%。 (李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