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汽车要做B端赛道之王
稿件来源:Ramy
12月15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又迎来两家全新的玩家,分别是牛创新能源和盒子汽车。如果说牛创新能源关注的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C端用户,那么盒子汽车的目标市场是发展空间极大但尚未出现主力玩家的B端市场。 要做B端赛道之王 盒子汽车创始人兼总裁张署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们当初的理念不是只想造车,因为只是造车的话就会想到知名的车企巨头、联想到他们的车,但是我们不想给自己设限。我们的车就是一个移动盒子,所以就基于这个理念取名了。” 对于这一段全新的旅程,盒子汽车将作为智能出行服务商,围绕城市、运营伙伴、司机、乘客,构建全新出行价值体系,成为中国出行市场的超级玩家。 但是,盒子汽车面向的并不是整个出行市场,而是聚焦于B端出行市场。解决B端出行市场现存的各种痛点难题,是盒子汽车品牌成立的初衷。盒子汽车创始人兼总裁张署光称:“我们所处的是百年变革时期,可遇不可求。两年前,我就呼吁,要有公司做B端,希望有一个专注于B端赛道的品牌,采用开源节流的方式。节流就是控制成本,减掉不需要的C端功能,而开源就是收入多元化。B端赛道的车辆有社会属性,因此千万不要把B端车仅当作交通工具,那就是给自己设置了天花板,而把车辆赋予社会化属性,情况会完全不同。” 与C端乘用车市场相比,B端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但是在张署光看来足以支撑2~3个品牌或者2~3家上市公司。“我们的用户是所有需要出行的人,我们服务全人类。我们内部的判断是,B端超级玩家只可能在中国和美国中杀出来,这是因为它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人口密度足够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手机支付应用广泛。我们希望做B端赛道之王,而且是世界级的。” 痛点倒逼车型设计 盒子汽车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出租车、网约车绝大多数采用低配或减配版家用车,而其认为用低配的私家车跑网约车是“太扯了”,因为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用车需求差异明显,当代用户升级的出行需求远远未被满足。 正是这些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倒逼盒子汽车砍去不必要的功能,根据痛点设计汽车,将痛点语言转成产品语言,推出更多的创新服务。盒子汽车不打算成为出行平台,而是提供车型和服务。 在品牌首秀会上,盒子汽车首发了两款车型,即BM-400和BM-600车型。两款车型都体现了盒子汽车的“减法思维”,将出行市场中使用频率较低的功能进行大幅删减,为高频需求留出空间,创造“自行驶”第三空间。 此外,盒子汽车还联合有感科技建立了强大的补能体系。目前,盒子汽车规划240kW和480kW两种超充桩方案,最大电压达1000V,预计2022年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可超过约200公里,2023年完成充电10分钟续航超过400公里。盒子汽车还规划开发了光充储系统充电站,结合整车无线充电技术,达成局部完善的自动补电系统。 至于自动驾驶系统,张署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盒子汽车不做自动驾驶系统,而是做自动驾驶汽车,做系统的企业可以买车并改成线控底盘、线控制动,再把传感器装上。至于不做自动驾驶系统的原因,张署光觉得现在做自动驾驶“起步很晚了”。“短期来看,三年之内还是要专注把自动驾驶的车做出来,适用于各家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个是我们的目标方向。” 为了能够实现量产目标,盒子汽车确定了两家工厂进行代工,而供应链则由其自己管理。具体来看,BM-400的年产能在10万辆,BM-600的年产能在5万辆。但是,盒子汽车并没有指出具体是哪两家代工厂。 未来,盒子汽车要做全线产品布局。“我们要做B端赛道之王,肯定是要产品全线布局,”张署光如是说,而未来只能留给时间来验证。(Ra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