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师徒档”并肩作战
□吴文学刘文博 1月31日,农历除夕。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邯郸新铁公司一如往常忙而有序…… 清晨6时,天还未亮,李国成和徒弟小孙在园区宿舍陆续起床,匆忙扒拉几口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李国成今年59岁,是园区年龄与资历最长的能工巧匠,多年来累计修旧利废、技术革新为企业节约30余万元,人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老“啄木鸟医生”。 孙伟24岁,学机电刚技校毕业3年,是个性格温和、虚心好学、勤奋上进的小伙子,大家都习惯叫他小孙。 “马上过年了,我原计划安排小孙这位新晋‘奶爸’回去帮媳妇收拾家、采买置办点年货,可他主动请缨春节假期坚守岗位,保障园区安全生产。”李国成向笔者介绍,“小孙比我儿子还小1岁,我俩是检修战线年龄最大和最小组合,也算是‘忘年交’了,经常在一起搭档干活,是一种习惯、一种传承,传授着技能与经验、传递着关怀与力量、更传承着担当与责任。” 从园区1、2、3号堆场到4、5号堆场再到6、7号堆场,李国成和徒弟小孙顺着龙门吊轨道线,手摸摸,眼瞧瞧,沿线逐一为轨道线排查、全面“体检”,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的工具包里,除了扳手、钳子、手套等工具和护具外,还装着各种型号的卡子和螺钉等。他们告诉笔者:“这些都是必备的,7个堆场1500米长的龙门吊轨道线各种异常情况都有,便于随时妥善处理。”虽然室外寒风冽冽,但李国成和不远处的小孙,平均每小时弯腰、起立、蹲下这个高频次的动作达上百次,他们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检修完毕后已经是傍晚,满手油污的师徒俩,望着调直紧固后的龙门吊轨道和损坏后及时更换的道压板,他们很欣慰:临近春节,他们为园区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又加了一道保险。 每每想起园区精心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准确研判分析市场情况,不分节假和昼夜一派繁忙:满载圆钢、线材、中板等货物的货车鸣笛声此起彼落、车间里机声隆隆,在新增的齿条钢生产线等业务拓展方面亮点纷呈,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运营3495天,这些都得益于大家无时无刻不心怀“安全为天”的理念,安全生产之弦绷得紧之又紧,丝毫不敢松懈…… 像李国成和小孙这样在岗位过除夕的员工,园区还有30余人,他们虽然岗位非常平凡,但重要性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