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构建冷链供应链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 (上)

  □李学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给全球化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加之美国政府以对华贸易逆差为借口,制造对华经贸摩擦、高科技封锁及供应链割裂等一系列行为,致使我国随即出台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中央政府全面考虑以往对外经济政策而采取重大的战略调整与部署,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其作为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内容之一,并将“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双循环战略的方向及目标
(一)双循环战略内涵及其解读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针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也是重大的国家供应链战略,有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外部风险,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为更好地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提供战略方向。
  1.战略内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期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必须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突破的关键支点。
  2.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演进。双循环战略是中央政府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复杂环境所作出的客观判断与重大决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1949~1977年内向型发展战略阶段、1978~2019年外向型发展战略阶段及2020年以来双循环发展战略形成阶段等,由此可见,我国当下面临着历史上少有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3.政策解读。首先,构建国内大循环。关键在于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打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比较优势和我国强大的发展韧劲所在,孕育着巨大的潜力与活力。美国对我们的断供、打压、遏制,须强化独立自主能力;其次,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国内经济循环对于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具有基础性作用,成熟稳定的国内经济大循环能够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为整合国际经济循环提供切入点;最后,政策生态系统及政策赋能。“一带一路”倡议、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战略等为冷链供应链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核心政策;而新基建、种业工程、扶贫攻坚、“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食品安全、国家安全观、底线思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海洋强国战略等为冷链供应链提供了关联性与延展性政策。
  上述概念既与双循环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政策积淀和政策集成,后者是前者的政策延续和政策聚焦;同时也与冷链供应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农产品/食品冷链供应链不像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供应链面临那么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民生安全等层面的高度上。(二)物流供应链双循环的新方位
  首先,把握新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物流发展、供应链创新高度重视,并提出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其次,贯彻新发展理念。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将聚焦提质降本增效,新发展理念将贯穿于物流供应链双循环发展的全过程;最后,构建新发展格局。物流及供应链将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冷链供应链也概莫能外,面对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冷链供应链必须承载和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担当与历史使命。
  总之,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明确发展新方位。促进国内大循环,打破国内外市场上存在的障碍,加快各要素自由流动以重塑国内统一大市场,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与升级以促进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推进,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并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的相互融合、技术进步,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主导权和影响力。(三)冷链供应链实现双循环的新目标
  1.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中”就是前瞻性地预判国内外形势背景下的忧患,不仅是保障国民经济各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及自主可控,还可保障食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及高效运转。
  2.做强扩大内需的战略支点。外循环固然重要且我们收益颇丰,但内循环与扩大内需是确保国内外双循环的基础和支点,是进一步撬开广阔国际市场的起点,也是通过扩大内需促进外需的必由之路。
  3.推进冷链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冷链及其供应链在实践中只有不断地打破自身边界,自我革新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寻求与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诸如与餐饮、旅游、文创、健康、养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才能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以谋求冷链产业的腾笼换鸟和弯道超车。
  4.加速冷链及其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不论是数字冷链,还是数字供应链都是时代赋予的发展使命。众所周知,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基础生产要素,数字数据不仅成为各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相关产业重要的生产力,冷链供应链亦是如此。
  5.完善与强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基于以往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的碎片化及孤岛化现象,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冷链基础设施的网络化、集群化和体系化建设,才能实现国内外双循环下的一体化、立体化运作。
  6.实现冷链物流绿色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双循环就是做好国内与国际市场资源合理均衡的匹配,践行双碳目标下的“中国承诺”“中国贡献”,而冷链供应链则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倡导者、先行者及探寻者。
二、农产品、食品冷链
  供应链体系
  所谓冷链供应链是指围绕农产品、食品生产组织及产业体系中,建立与健全农产品、食品产业冷链系统上下游纵向一体化协同及横向水平一体化协作而构成的现代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以农产品、食品产业经济形态为依托,以冷链物流产业为主体,搭建一个覆盖上中下游包括产品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的多环节、多层次的运营联合体。它是一个纵横交错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协调合作、协作分工及协同创新的集成化网链结构体系。(一)冷链供应链的主要特征
  1.参与成员的多样性和节点衔接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冷链供应链主要是指生鲜农产品/食品低温运作体系,一方面表现出链条参与者众多,呈纵、横向交错状态;另一方面供应链节点间的衔接极其重要,但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故缺乏牢固性。
  2.建设成本高、规模大、专业性要求高、资产专用性强。冷链供应链不仅各个节点建设投入成本高,建设规模表现在基础设施和设备较大,而且其运作的专业化程度高才能确保生鲜品低温下的品质安全,加之冷链资产的专用性远高于其他物流领域,而且冷链供应链全链条能耗控制要求程度高。
  3.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首先,各环节协同合作以保证冷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对各成员的组织协调性要求更高,要做到各环节无缝对接必须做好上下游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其次,基于上述冷链供应链各环节缺乏牢固性,其运作风险较高,需要更高的组织协调、协同和协作,以降低运作风险。
  4.对网络信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正是冷链供应链的协作体系复杂多样,需要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以确保运作准确无误,需要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赋能与助力,以实现冷链供应链链条整体运作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低费用的良好状态。(二)冷链供应链体系
  1.冷链供应链体系。强化我国自主可控的国内供应链循环体系,是维护和提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一国本土的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更全面体现在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能力体系方面,以及从基础研究环节到应用基础研究再到工程化产业化环节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融合体系方面。就冷链供应链国内外循环体系而言,因起步晚欠账太多,所以需以国内市场循环为主体,追赶国外发达水平,就需要双管齐下,做好国内大循环基础上,实施高水平开放策略,尽快融入全球冷链供应链体系当中,缩小与国外之间的差距。架构完整的冷链供应链体系,如图1所示。 (未完待续)(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物流科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半岛陆海经济一体化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特色智库首席专家。)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构建冷链供应链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 (上
  本文所版面
【第 A7 版:冷链】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