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0名美团买菜小哥坐飞机驰援上海”事件看生鲜电商的发展机会
□马玉飞 这几天上海疫情封控之后各种腔调不一的时事新闻就像“沙尘暴”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既有正规渠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满满正能量,也有不少路边社“听风就是雨,越传越邪乎”的小道消息,一时之间混淆视听、真假难辨。对于身在上海的两千多万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封控期间的“吃饭问题”,这一点从封控之前各大超市空空如也的货架上也都能洞窥一二。在这个关键时刻,摆在苦心孤诣、修炼多年也未能打通“任督二脉”的“生鲜电商”们,这次危机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简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哪个平台能够最大程度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不就能“不言而喻”地证明自己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平台么?说不定还能摆脱一直被人DISS“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要向往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的尴尬局面呢。 鉴于这次上海封控之后的各种不佳表现导致的舆论风潮,不得不说这次无论在疫情升级风险、封控之前的思想动员等精神准备,抑或是在具体的生产生活的物资资料准备方面,都和上海这个全球举足轻重的国际化大都市一向“高调的做派”有点不太相符。在封控之后很多生鲜电商也一样出现了运营问题,一部分用户表示自己所在区域也遭遇平台停止运行的情况;一部分用户表示,所在区域平台虽然没停,但是运力短缺问题突出,“根本下不了单”;还有一部分用户说,虽然平台在运行,但实体店停止服务,有配送员也买不到商品。 身在这次疫情飓风的“风眼”,作为“超级大城市”的上海不同于外地其他城市,当地很多菜市场都已经临时关闭,即使不关闭,卖菜的运菜的基本上都在家隔离,即使有钱你也无法买到菜。这时候的“社区生鲜电商”再次成了大家争抢的“香饽饽”。但毕竟这些平台上的菜也没有能力无限量供应,所以就出现了以上问题,也到了考验各个平台运营能力的关键时刻。上海多家生鲜电商和外卖平台也都在摩拳擦掌、快马加鞭,但是分拣人员和配送人员短缺是用户们“下单难”的主要原因。这几天美团买菜从深圳紧急调集100多名配送人员驰援上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增加人手,但是毕竟杯水车薪、僧多肉少。据京东到家·达达快送相关负责人透露,自3月下旬以来,平台从苏州、厦门、天津等地调集100多名骑手来到上海,分别前往山姆、沃尔玛、麦德龙、永辉、百联等门店支援配送。盒马、叮咚买菜等则通过临时调岗、共享员工等方式增加服务能力,包括这些企业的总部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等,都开着私家车加入配送大军。 4月1日凌晨,盒马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上海门店提供团购服务,采取“套餐购买,次日送达”模式。叮咚买菜也推出了“叮咚邻里团”,支持社区与平台对接,采取集约式保供。 之前大家在生鲜电商的平台上买菜都是在各个APP上来回切换,是看哪个平台上的菜便宜新鲜,哪家搞活动就去哪家。现在完全是拼手速,哪里还管价格。这成了很多隔离家庭,每天一项保留节目了,毕竟,这关系到明天有没有菜吃。由于大家一窝蜂全用上了社区团购,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小区旁各大代收点直接爆仓。这些团长们收获了长久以来,小区居民最大的善意。但是这种特殊时期、特定情形下的模式,并不一定就能解释社区电商才是未来。之前恰恰被打压最厉害的也是社区生鲜电商,因为这种解决了小区“最后一公里”的模式,和地方主导的菜篮子工程形成了竞争关系,从这个角度去看,社区生鲜电商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简介:马玉飞,在电商物流等领域从业十五年,曾在德邦/传化/美团等知名企业任职,对快递/快运/零担/专线/仓储/物流园区等细分市场都有涉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