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于2035年前建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交通运输系统
□裴昱 8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提出了“先载货,后载客;先通用,后运输;先隔离,后融合”的发展路径,设定了一系列无人驾驶航空产业运营和管理的发展目标。 当前,中国无人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民航局在坚持安全为先的前提下,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审定标准采用了更加务实与开放的思路。在“变道超车”带来机遇的同时,法规标准、空域资源、技术验证等问题也都摆在了产业和监管部门面前。“民航局对无人驾驶航空器引领的新低空交通发展一直给予鼓励企业创新的态度,提倡先行先试,给予行业发展空间和支持。”亿航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先载货,后载客 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先载货,后载客”的发展路径,设定了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时间目标结点。到2025年时,短距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探索应用;到2030年时,中距离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探索应用;到2035年时,中长距离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探索应用。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在2035年之前,建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交通运输系统。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都是新兴投资热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是这其中较为热门的产品,又称“飞行汽车”。目前全球从事城市空中交通飞行器产品开发的企业超过200家,多为初创公司,其中包括中国企业亿航智能等。此外,波音、空客、戴姆勒、吉利、谷歌、腾讯等也都在投资或收购“飞行汽车”企业。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最终将达到9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国内无人驾驶航空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的相关产品仍未退出研发阶段,但中国已有无人驾驶飞行器载人飞行的尝试。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亿航智能目前可以在广州、贺州、深圳、肇庆、三亚等城市既定的运营点开展空中游览或短途空中交通试运行。但是,这种试运行属于科普性质,不是以商业为目的的飞行运营。 货运市场价值 在无人驾驶飞行器能够大规模载人应用之前,对于产业而言,更具现实价值的是货运市场。 征求意见稿同样以2025年、2030年、2035年为时间结点设定发展目标。到2025年时,城市短距离低速轻小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成熟;支线短途中低空吨级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应用。到2030年时,城市中短距离快速中小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应用;支线中途高空吨级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应用。 到2035年时,城市中长距离快速中大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推广;支线长途高空吨级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实现航线飞行。“相较于载人飞行的尝试,目前无人驾驶飞行器应用于末端物流配送走得更远一些。”一位大型物流企业的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一线的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这一尝试,只是力度不同、程度不同。“大家都看到了这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他说。 作为头部物流企业,顺丰已经不只着眼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用于末端物流配送。2022年初,民航局向顺丰下属企业丰鸟科技发放支线物流无人机试运行的批准函和经营许可,这是全国首个支线物流无人机试运行行政许可。这也与征求意见稿中设定的“到2025年支线短途中低空吨级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应用”目标匹配。 京东在这一领域也有明确的规划和动作。京东披露的信息显示,京东物流研制的“京蜓”已经开展适航科目飞行测试,包括公路起飞、夜航、异地转场。了解情况的人士告诉记者,“京蜓”是旋翼机,采用短距起降的方式,设计最大商载120公斤,飞行半径约450公里,不依赖机场跑道起降。 监管体制匹配 “无论是产业层面还是运营层面,无人机都是‘强监管’行业,监管当局的态度和方式,会对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前述无人机初创公司的高管向记者表示,作用最直接的首先是适航标准。 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正向审定,结合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实践,加强从工业方标准中提炼审定标准和运营要求;鼓励厂商主动承担适航责任,研究适航委任创新管理。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施监管,创造工业界和局方良好互动。 此前,民航局下发 《亿航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专用条件》,亿航智能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这样的创新产品为例,全球范围内都没有现成适用的适航标准。自启动亿航216型号合格审定项目以来,中国民航局和亿航持续举行了多次专家会议,共同制定相关标准。在自动驾驶飞行器、指挥调度系统等方面,亿航均有较多参与。 空域管理的影响也十分重大。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空域管理方面的目标:到2025年时,低空隔离空域实现分层、分区运行。针对航路航线和起降场不同的高度基准,机场区域设立过渡高度层。空域管理通过空域和飞行计划申请、起飞前通报、飞行中协调实现。 到2030年时,城市物流配送使用的空域高度将提高,大型载人/非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高度扩展。空域用户和空域管理者之间建立便捷交互手段,实现空域申请与批复、空域资源调配、空中交通管理智能化。 到2035年时,无人驾驶航空器使用空域内空域资源调配、空中交通管理完全自动化。无人驾驶航空器空管系统与有人驾驶航空器空管系统协同程度增加。 亿航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征求意见稿提出2035年前建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交通运输系统,无疑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我国城市空中交通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国内行业释放重大利好,将进一步统筹行业发展。“我们非常期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的正式发布,带动建立国内的无人驾驶航空交通运输生态。亿航智能也将积极围绕路线图的规划和指引,依托我们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飞行技术和指挥调度系统,在安全自主飞行、持续性航行保障、探索低空载人飞行应用场景等方面贡献力量,助力无人驾驶航空融入国家空域体系,早日实现在2035年前建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交通运输系统这一目标。”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