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的意义与思路 (上)
稿件来源:未完待续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 汪鸣 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话题。 近几年,在物流人的共同努力下,物流业从从属地位、派生需求,逐步转变为既是派生需求,又是原生需求的发展阶段。所谓派生需求,就是由生产和生活产生物流需求,所谓原生需求,就是从供给侧影响产业布局和增量发展创造需求。正是由于原生和派生双重需求的影响,物流业发展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发展,这六个字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要形成具有新质生产力特点的现代物流,一是要广泛深度的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二是形成全新的物流发展和创新服务场景;三是培育价值创造力强的现代化物流产业。这些都是物流服务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特点的基本要求。 二是高效物流服务系统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物流要为“大循环”“双循环”提供畅通生产、消费联系和内外贸联系的产业布局条件,同时,还要引导和支撑重大生产力布局。 三是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建设。要让物流发生上述两个具有脱胎换骨性质的变化,需要一个重要的抓手和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物流枢纽经济区。从国家物流枢纽到枢纽经济再到枢纽经济区,完成了一个高质量物流产业运行系统建设发展的逻辑闭环:物流枢纽是一个空间上的物理载体,枢纽经济是这个载体上的发展形态,枢纽经济区把载体和发展形态结合,对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了创新。 在“通道+枢纽+网络”运行系统的基础上,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营造特定区域内产业布局环境和优化生产力布局,将会成为我们推动现代物流发展、推动当前条件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布局的一个重要抓手,也将会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 四是现代化产业布局发展载体的升级迭代。在改革开放的较长时期,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物流园区等在我国经济腾飞当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这些传统产业园区无论是功能还是产业链供应链组织形态等均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其重要基础和模式就是以物流供应链为支撑,通过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来完成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是向存量要价值,我国有很大的经济存量,但是价值不高,怎样才能有高价值?那就是用物流系统再造产业运行系统,这个“造”不是每个环节继续降成本,而是用全新的经济循环方式把生产和生活、内贸和外贸有机衔接起来,最大限度砍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得产业的全链条在产值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提升产业的增加值率。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具备了生产与消费直接对接的能力,电商网购和快递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竞争力和成功,其实就是这个模式的预演,所以我们要向存量要价值。 二是向规模要红利,我国有世界级的生产规模,世界级的消费规模和世界级的国际贸易规模,但是这些规模转化成GDP的能力太弱,GDP的生成率太低,如果中国能够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80%左右,即将产业的增加值率提高10个百分点,在产量、产能都不变的情况下,GDP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我们要把规模转化成为创造价值的红利,这两个转变就需要一个产业质态的变化。建设物流枢纽经济区就是要形成一个全新的、创造价值为主体的、能够成为城市接续产业增量的经济发展高地、产业发展高地。(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