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南京大学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戴翔: 我国制造业规模巨大、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为“人工智能+制造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加速迭代升级,“人工智能+”成为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最活跃的领域。众多行业头部企业都在积极谋划,推进工业大模型落地实践。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牟春波: 要持续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素保障和服务体系,重点打造和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需推广创新模式,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集群园区的资源汇聚作用,通过订单牵引、技术扩散、资源共享等方式,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链式”转型。推广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技术底座。 深圳市政协常委、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杨浩勃: 针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存在产学研严重不足、自主创新后继乏力问题,建议从智能制造产业链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手,吸引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在深圳设立总部,发挥引领作用,提升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氛围。积极挖掘一批发展潜力好、具有高成长性的本土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向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商转型推动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